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文章图片

寒门难出贵子
我在清华大学教书,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都是“人生的赢家”,应该没有什么烦恼了吧 。但事实上,学霸们的世界里,人生迷茫的不少,有些学生就跑来和我说,认为“自己不够好”,自我价值感匮乏 。有人抑郁,有人甚至休学……
我接触到形形色色、各种家庭背景的学生,有从偏远农村、小县城来的学生,他们到了北京、到了清华后才发现自己和大城市的孩子不一样 。这里的不一样可能是包含了见识、家境、教育背景、对于未来人生的梦想与期待等 。比如北京中产阶层的孩子,他可能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周游了世界,在海外有交换项目,读过很多课外书,等等 。但是对于一位来自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他可能是第一次来北京,从来没有出过国 。
2017年北京高考的文科状元,一名18岁的高中毕业生,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 。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这番听起来真实得有些让人心头一颤的话,被很多网友评论为是大实话 。一个青涩的18岁少年,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属于“中产阶级”家庭,有着如此明确而肯定的“中产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可以享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
为什么来自“中产阶级”的孩子,甚至更加富有的家庭,就可以天然享受到优渥的教育条件;而出身贫寒的孩子,却越来越难以得到平等的教育,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马克思的阶级观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阶级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即以无产阶级为核心 。
实际上,阶级本身是一个中性词 。在马克思的时代,“阶级”是一个用以观察、描述社会与经济行为的新兴工具,并沒有被赋予今天那么多复杂的色彩和含义 。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形成是与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紧密相连的,是由人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 。
具体而言,阶级指的是人类生产分工中所出现的垂直化分 。比如,盖房子这件事,你打石头,他砌砖,你和他的劳动是水平划分;但你打石头,他砌砖的同时,还有包工头负责指挥管理你们,那么,工头和普通的石匠、砌墙工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垂直分工,这就是阶级 。也就是说,你介入生产活动的方式决定了你的“阶级”,而你的阶级反过来也影响着你看待生产活动的角度,这就是“阶级”带来的“阶级意识”,不同阶级的人无法跨越彼此的阶级立场,并找出统一的利益主张或运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