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读后感怎么写?( 七 )


【《学校转型》读后感怎么写?】北京十一学校的创新育人模式改革,全面诠释了该校创新育人模式的真谛,系统展示了改革给学校带来的冲击和活力,特别是其中的选课走班、600多种课程、4174名学生1430个教学班、每人一张课表……最大限度地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发现自我、唤醒自我、成为自我 。读后令人振奋,令人鼓舞,让人向往 。甚至于痴痴地想:要是我的孩子也去上这样的一所学校,会有怎样的不同?
但对于中国大多学校来说,这还只能是一个教育梦 。
首先小班化教学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做到的,就拿小学来说,国家有明确规定,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45人 。但实际上呢?一些中心城区的学校,班容量远远超标,老师上课时大多时间都用来维持课堂秩序、管理学生行为,对学生关注的深度、广度不够,根本就不能够做到与一个一个学生展开对话,课堂基本上被几个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学生“占领”,大多学生被边缘化,仅仅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 。所以,要实现让每一个学生最大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
其次,进行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说说容易,做起来是何其困难 。如果课程改革只是从改变课堂,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而不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这样课程变革的空间就很有限,它可能会推出一些所谓的优质课,搭建一个教师成长的平台,促进一批教师脱颖而出,但没有触及学校的.常态课堂和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学生,所以很难带动学校育人模式的重新建构 。如果只是改变学校管理机制,那这种改革只能是在怎么管上做文章,触及不到育人模式的核心 。如果只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尝试构建支持改革的文化环境,着眼于规则和制度的完善,没有找到文化建设的根基和落地的载体,那学校文化只能成为挂在墙上的符号……
真正的课程改革,不仅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更多的涉及到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评价、组织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等一系列内容 。没有先进的理念、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专家的引领,许多学校是无法做到的 。
再次,我们现在的教学现状、现有的教学评价机制,无法做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本,要以每一个学生为本 。我们的教育要具体地感受每个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尽力以自己的教育服务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使他们每个人感受各自不同的愉悦 。而我们现有的教育大多是以一部分学生为本的,也就是一部分更适应教育制度和教师个人价值取向的学生,他们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服务 。而另外一部分或许是小部分人,他们被置于视野之外 。同时,教育要以每一个学生作为人的权利为本,学生作为公民、未成年人、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的权利受到充分的尊重,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成为平等的、自由的、科学的、富有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而我们现有的教育,更多地以学生的分数为本,学生都沦为了考试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