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的读后感如何写?( 九 )


1、设定长远切合实际的目标 , 最好将目标分解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激励结合 。
2、自我形象认知 。将一个将来理想中的自己作为这个认知的范畴 。提升面对诱惑时的自制力 。书中没有对于自我想象进行进一步论述 。但这显然是一个更浩大的工程 , 提升个人修养与境界从来都不是想象画个框框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
3、在面对诱惑的时候适当的做出回避短期行为的措施 , 适当的回避有助于将眼光放到长期目标上 。
但意志力也有很容易失控的时候:当我们面对压力时不能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诉求时造成的自我约束的放松 。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 作者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
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自己是可以回避解决的 。显然实际中我们越想回避什么自己越是往上面放心思 。这时候作者提出的作法是:“用心感受自我忠于你的感受 , 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 。”用对内接受自我 , 对外控制行动的方法驾驭自我的冲动 。作者进一步详细说: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 , 但你不必接受他的内容 。。换言之你可以对自己说“好吧 , 那种想法又来了 , 有得心烦 。不过 , 这就是思维的运作方式 , 他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但不要对自己说:“好吧 , 我想这是真的 。我真是个糟糕的人 , 糟糕的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 我想要接受这一点” 。这真是个想得开的好办法 , 有什么比放低身段 , 坦然面对自己的想法更能解决问题的呢 。
书中还论述了:自控力的极限 , 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 压力会使人屈服于诱惑 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当幸福 及时享乐为什么我们的决策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等 。但无非都是围绕提升自制力的方法的几个措施进行的不同角度分析 。比如为什么我们趋向于短期利益的决策而不是看的更长 , 就是对长期目标设置模糊造成的结果 。而为什么我们把渴望(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原理)当幸福就是对目标的模糊导致了没有认清结果的假象 , 但当我们感受到现实状况的时候就又会调整期望值 。比如沉溺于游戏、不停地刷新微博、论坛 。。。。为什么善行之后会有恶行 , 说的是没有身份的自我认同导致的反复 。这些虽然是从各个角度论述的解决问题的一致方法 , 但无一例外的不是呈现了生活中常见到的种种自我消极表象的深层原因 。
怎么样消化这本书呢?认识自我 , 关心(接受)自我和提醒自己(自我认同下的认知)真正重要的事物(目标)这三种聆听自己内心声音的方法正是自我控制的基石 。而自我目标的设置 , 自我高尚身份的认同感 , 短期的回避行为将注意力放置于长远目标可以看成是基石上的三棵支撑的柱子 , 支撑着自求上进者的圣洁灵魂 。填充期间的墙体是什么呢 , 这也是书中没有叙述到的 , 显然知识、文化、个人修养是联系于身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