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九 )


二、创设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创新
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未知世界充满求知欲,所以我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设置疑问,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就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他们列举发明家的故事,激发他们对创造的渴望;然后抓住他们渴望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的欲望,引入对议论文的概念以及常用的论证方法的学习;并且通过活动,鼓励他们动手动脑,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自觉地走向创造之路 。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就可以在学生积极思维和情绪高涨中,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这样,灵活的学法比枯燥的分析议论文使学生感兴趣多了 。
当然,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如:在异地教学,对学生不了解,启发性的语言少,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师急于进行教学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议论文的知识的指导还不够太完善等等 。今后还需加强自身的素质锻炼,扬长避短,使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反思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紧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参照有关资料,设计了这篇教学案 。在实际教课中,我觉得在以下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实际中借鉴:
一、注重了基础知识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字词的音形义,并学以致用 。有的同学能够恰当运用全部词语连词成话 。我的适时表扬更使他们找到了写作的自信和乐趣 。
二、我抓住了教学重点进行引导,使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在读,真正在品,使这篇本来枯燥抽象的议论文学起来不再乏味,而是充满了情趣 。在兴趣中,同学们自自然然的读懂了课文,也明白了议论文要以理服人,要靠事实说话的道理,并且争先恐后的讲述事例来证明文中的观点 。他们悟出了议论文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 。尤其可喜的是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同学们意识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包括自己 。只要经常保持好奇心,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进行研究,自己也会有新发明、新创造出现,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较好的凸显了三维目标 。
三、我较巧妙的突破了难点 。我的课程导入使学生直接进入了本文的论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入文本,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自己所遇到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也弄清了作者的观点是“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而不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只不过是作者的一个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