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冤昭雪的诗词( 七 )


在岳飞的这首词中 , 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 , 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
从“怒发冲冠”到“仰天长啸” , 先是写在家里庭院中的情况 , 他凭观栏雨 , 按说这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 , 可是却按不住心头之恨而怒发冲冠 。
一句“仰天长啸” , 道出了精忠报国的急切心情 。
“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说明了岳飞高尚的人生观 , 两句话把作者的爱与恨 , 追求与厌恶 , 说得清清楚楚 。
岳飞在这里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尘与土”;“云和月” 。
表白了自己的观点 , 既形象又很有诗意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 空悲切 。
”这两句话很好理解 , 可作用很大 , 接着上面表达出的壮烈胸怀 , 急切期望早日为国家收复山河 , 不能等待了!到了白了少年头 , 那悲伤都来不及了 。
它有力地结束词的上片所表达的作者心情 。
下...
十首带有词牌名的诗展开全部 于(Yú)姓源出有四:1、出自姬姓 , 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 , 以国名为氏 。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 周武王克商后 , 大举分封诸侯 , 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 。
据《广韵》所载 , 西周初年 , 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 , 称于邘叔 。
后来 , 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 , 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 , 是为河南于氏 , 史称于姓正宗 。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 , 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 。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 , 淳于公子孙 , 以国名为姓 , 称为淳于氏 。
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 , 有淳于氏 。
至唐宪宗李纯时 , 为避讳(“纯”“淳”同音) , 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 。
到了宋代 , 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 , 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 , 形成此支于氏 。
3、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 , 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 , 恢复本姓于 。
据《路史》所载 , 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 , 后随鲜卑改之 , 孝文帝汉化改革 , 又复于姓 。
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 , 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 , 但在实际上 , 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 , 只是在汉代之时 , 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 , 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 , 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 , 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 , 才又“重回娘家” , 复姓为于而已 。
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 , 多为这一分支 。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① 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 , 清朝时 , 南方的部分尼玛哈氏改于姓 。
② 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
得姓始祖于邘叔 。
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 , 武王灭商后 , 大举分封诸侯 , 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 , 起初于叔为于邘叔 , 其名得于封地 。
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 , 有的姓了于邘 , 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 , 称为于姓 , 史称于姓正宗 , 是为河南于氏 , 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
迁徙分布[编辑本段]繁衍播迁河南泌阳县北部一带 , 是古于邘国所在地 , 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 。
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 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 , 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 , 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 。
秦汉时期 , 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 , 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 , 西迁陕西、甘肃 , 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 , 并形成三大郡望 , 即河南、东海、河内 , 由此 , 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