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永济的诗词( 五 )


查阅古诗,很多诗人描写了雪和雁 。
例如唐代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宋代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唐代李白《千里思》:“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
”唐代贺朝《从军行》:“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
”这情景跟卢纶的《塞下曲》很一致,作为候鸟的大雁,为什么还遭遇大雪呢?这主要与气候的多变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塞外气温骤降,大雁刚刚南飞,白雪就覆盖大地 。
另外中国地理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塞外在农历八月就下雪,甚至更早,“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诗)“五月天山雪”(李白诗),所以大雁难逃“雪网”的 。
大雁归迟遇雪之情,也见于古诗,如唐代崔湜《塞垣行》:“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 。
”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诗:“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
”虽说月黑看不见雁,但雁过有声,“月黑雁飞高”就不足奇了 。
古诗仍有这方面的佐证 。
如唐代李益《春夜闻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
”宋代梅尧臣《秋雁》诗:“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
”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
”所谓“雁奴”就是晚上打更之雁,附近稍有响声,它们就立刻鸣叫报警,接着,群雁也随之惊起鸣叫,此起彼伏 。
这就是所谓惊起宿雁 。
一声不响,默默飞行的群雁是没有的,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月黑之夜,什么都难以看见,为什么还知道雁从空中飞过呢?其原因就是俗...
关于收藏的诗词画 宋 佚名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妍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
草 唐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茂密的野草布满了原野,他们每年都秋天枯萎春天繁荣 。
纵然是燎原的烈火也不会把它烧尽,等到春风吹拂它又重新萌生 。
描写了小草生命力之顽强,歌颂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虽然生命短暂,但生命力顽强 。
现在,人们常常用这种顽强的精神鼓励自己积极向上,努力奋斗 。
离离:形容野草茂盛,长长下垂的叶子随风摇摆的样子 。
枯:枯萎 。
荣:繁荣茂盛 。
登鹳鹊楼 唐 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眺望远远近近的山川景色 。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 。
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 。
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 。
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
鹳雀楼――旧址原山西省永济县西黄河中一座土山上,楼有三层,唐代为游览胜地,宋朝以后随土山被河水冲没 。
依山——缓缓向山贴近 。
欲穷——想要用尽,含有假设的意思 。
千里目——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的视力 。
更——再,继续 。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诗人在松下问了一个童子,童子说师傅去采药了 。
他就在这座山中,云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
①寻:寻访 。
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
不遇:没有见到 。
②童子:小孩 。
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
③言:回答说 。
④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
处:地方 。
悯农两首(其二)唐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悯:怜悯 。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 。
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