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的古诗词( 三 )


如《清平乐?村居》中的“草”“媪”“好”,都押“ǎo”韵,读起来顺畅自然 。
这样的例子很多 。
如今许多古诗词已被谱成优美的歌曲,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吟唱 。
学生在吟唱过程中会产生特别的美感,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
只要教师善于设计,用心组织,诗词的教学其实也能达到诗情画意般的音乐境界 。
2. 吟出深情 。
诗词是一种最适宜朗读的文学形式 。
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有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邃的意境、优美的韵律 。
因此,我们朗读时,就应该通过丰富的想象,再现诗人词人的感情 。
诗词是抒情艺术,无论是抒情诗词,还是叙事诗词,甚至哲理诗词,只要是成功的作品,里面必定奔涌着作者澎湃的激情,蕴含着作者的缕缕情思 。
无论是思念家乡、亲人的《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还是表达朋友情深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别董大》,抑或是托物言志的《石灰吟》《墨梅》等,都深藏丰富的情感 。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走进作者心境,把握住作者的情感脉搏,让自己的思想和诗人、词人的思想融为一体 。
这样,朗读者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
三、 明白诗理,升华诗意 1. 找诗趣 。
学习散文我们喜欢引导学生找出“文眼”,其实古诗词也有“眼睛”,只要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它,就能顺利把握情感基调,悟出作者的思想精髓 。
“眼睛”是诗词的中心,是诗人要表达的“诗理” 。
“理”其实是和“趣”相连的 。
有时我们在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时,会让他们无形中享受到一种乐趣 。
在诗人营造的趣味中习得其意,进得其境,显得顺畅自然 。
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词,向我们描绘了富有乡村田园气息的情景 。
词中的一户人家二老融洽,孩子孝顺,老有所养,少有所事 。
这首词只要细细玩味,我们就会发现“趣味”无穷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的亲切与温馨,“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可爱活泼,都融于一个“醉”字中,“醉”字就是“词眼”,字里行间也无...
有什么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与教育有关的古诗词:1.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2.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3. 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4. 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5.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6.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7.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9.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10. 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教育,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的对一种事物由感官触摸而到以认知理解的状态,并形成一种相对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识思维...但同时,人有着自我意识上的思维,又有着其自我的感官维度,所以,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而应该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内在;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 。
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是什么?教法是四步法:一、知作者 二、读诗文 三、明诗意 四、悟诗情”1、知作者是必须的 。
这步赞成 。
2、读诗文也是必须的 。
不只要读,而且要背诵 。
越熟越好 。
3、至于“明诗意、悟诗情”,感觉可能存在问题 。
古诗是古代文学中的精华,语言凝炼,意境优美 。
有时候涉及用典或是借物讽咏、借事喻事、借景抒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