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法有哪些( 七 )


它包括绝句、律诗、排律 。
绝句共四句,每句五字的叫五绝,每句七字的叫七绝,二四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没有对仗要求 。
律诗共八句,每句五字的叫五律,每句七字的叫七律,偶数句押韵,首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 。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
排律十句以上,像律诗一样,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对仗,押韵也和律诗一样 。
近体诗用字还要讲究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 。
举例来说,我们所熟悉的杜甫的《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都是十分典型的律诗 。
回答者:hqe636 - 高级经理 七级 4-9 18:03 哇!!!!!!!!!! 回答者:我叫我不告诉你 - 魔法学徒 一级 4-9 18:08 古体诗 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 。
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
根据这一点,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古风,一种是入律的古风 。
纯粹的古风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 。
不过,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有意避免律句,於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并来 。
这样就使古体诗的句子有了某些特点 。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 。
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仄平仄 。
这就是说,平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平声为原则;仄脚的句子,五言第三字或七言第五字以用仄声为原则 。
从全句的平仄看,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而是叠平叠仄,这就是说,五古第二、第四字都仄,或者是第二、第四字都平;七古还有第四、第六字都仄或都平的 。
例如杜甫《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
渔父天寒网苦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
古诗分类和写法 。
《唐诗三百首》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各分为五言律和七言律 。
从格律上看,可又分为古体和近体 。
古体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 。
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 。
律诗一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颌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
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 。
所谓平仄,就是诗文的韵律 。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
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就是四种声调 。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
古代汉语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 。
除平声外,其他就是仄声 。
按传统的说法,平声就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 。
有口诀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
所谓压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韵文的句尾,各句压韵的字就叫韵脚 。
压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 。
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咏顺口悦耳,便于记忆流传 。
无韵不成诗,一般至少第二句和第四句压韵,最多三句压韵,例如:浮香绕曲岸,园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
第二句末尾字池chi和第四句末尾字知zhi形成压韵 。
“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的韵母,学过拼音的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比如“公”,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压韵就是压韵母相同的字 。
要避免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重复出现,要避免同义字相压,还要避免出韵,有很多同韵的字却属于不同的韵部,如“冬”与“东”,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压,即为出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