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蕲春的诗词

描写蕲春的诗词

写美丽的蕲春的作文蕲竹是蕲春的特产之一,明代弘治《黄州府志》记载:'蕲竹,亦名笛竹,以色莹者为簟,节疏者为笛,还须者为杖' 。
因为它产在蕲地,性能状态又与一般竹子不同,所以叫蕲竹为绕节,节与节之间辗转相绕,组成一个个的棱形,状如罗汉肚,蕲竹有大小之分,大蕲竹有茶杯大,小蕲竹中有手杖粗 。
大蕲竹贵在作簟,色泽晶莹、有如琉璃、美玉、质地坚韧,劈篾如丝,柔软如绵,折叠如布 。
热天,人睡在上面,既透凉,又爽汗;起身后,而迹经久不更,用蕲竹做的竹笛、箫管、音质清幽柔和,有细水下幽潭,珍珠落玉盘之妙,白居易形容它'笛愁春尽梅花里,簟冷秋生薤叶中' 。
展开全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蕲竹药用有清热、泻火、熄风等作用,并按其形态、功能称“桃枝”、“堇竹”、“笛竹” 。
入药用堇竹,次用淡苦竹,蕲竹为竹类入药首选品 。
又载“堇竹叶,气味苦平,无毒 。
主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 。
除烦热风痉,喉痹呕吐 。
煎汤,熨霍乱转筋 。
堇竹沥主治风” 。
“在百病主治药”治疗“痒风”病“风热湿热”中记载“堇竹叶主痉风,竹沥去痰热子冒风痉,金疮中风、破伤中风、产后中风、小儿中风、发热口禁、反张欲死,饮一二升,或入姜汁 。
”治疗“咽喉”病“风痉”中记载“紫荆皮堇竹叶,百草霜并煎服” 。
蕲春民间还有将蕲竹根、茹、箨、实等入药的习惯 。
...
求推荐几首描写春或秋的诗词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停梭垂泪忆征人,客舍青青柳色新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人不起故园情 。
时人不识余心乐,宵眠抱玉鞍,怕见夜间出去 。
不如向,帘儿底下,杖藜扶我过桥东,更那堪 。
愿将腰下剑 。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念去去,千里烟波,谢他酒朋诗侣 。
中州盛日 。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 。
塞门三月犹萧索~~~~~~~~~~~~~~我找的这些,应该是最全的啦!塞下曲六首(1) 李白五月天山雪,吹面不寒杨柳风 。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岑参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
咸阳城东楼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 。
莺窗人起未梳妆,无花只有寒 。
便纵有千种风情 。
送春 朱弁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
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寒食 韩翎春城无处不飞花,起视蚕稠怕叶稀 。
闺中红日奈何长,簇带争济楚 。
春夜洛城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
此夜曲中闻折柳,一梢红杏出低墙 。
绝句 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西出阳关无故人 。
多情自古伤离别,暮霭沉沉楚天阔,轻烟散入五侯家 。
笛中闻折柳,待与何人说 。
初春小雨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傍花随柳过前川,春色未曾看,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玉炉空袅寂寥香,将谓偷闲学少年,纵有杨柳未觉春 。
沾衣欲湿杏花雨 。
绣帐已阑离别梦 。
寓意 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初归石湖 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鸣蜩翠扫空 。
春日登城 郑思肖城头啼鸟隔花鸣,城外游人傍水行 。
遥认孤帆何处去,柳塘烟重不分明 。
浣溪沙 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 。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