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磁铁如何写?(14)


孩子对磁铁有一种好奇:因为它会吸住东西 。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磁铁的经验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活动结果的获得是不难的,但是,孩子们在还没有探索习惯和能力的时候,这样的活动,无疑会让孩子获得许多方法和乐趣,这使我们更关注孩子的活动过程 。
活动应该根植于孩子的生活 。科学探索活动很容易只关注科学概念而忽视了它对孩子的现实意义 。所以,本活动努力将有关磁铁的每一点认识,迁移回归孩子的生活,使活动贴近孩子原本的需要 。
内容与要求:
1、了解磁铁的名称和可以吸住铁制品的基本特征 。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
3、重点和难点:探索磁铁的基本特征 。
活动准备:
1、幼儿的操作用具:磁铁、各类铁制品(大头针、曲别针、铁钉、铁丝、铁片)、非铁制品(塑料勺子、积木、雪花片、纽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别针的筐(每桌两筐) 。
3、教师演示用具:磁铁、垫板、别有曲别针的娃娃纸片 。
过程与指导:
一、摆弄操作
老师:请你把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分的时候要用到这东西指磁铁),你去试试 。
——由于上次活动的开始,老师指导语过于的含蓄,出现了许 多与“磁铁"无关的操作现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降低了集体 教学的效率 。因此,本活动的开始,直接引入磁铁,使孩子立即对当前的学习对象进行关注,大大减少了教学上的麻烦 。
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
在活动中,由于我的指导语的暗示,大多数的孩子都用磁铁(尽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学名)把东西分成两堆,有1个孩子按大小分,有2个孩子按材料质地分,有1个孩子按长短分,终因材料的不规则,而无法进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铁,立即被磁铁能吸住铁制品现象吸引住,从而信心倍增,很快,也将材料分成了两堆 。
二、协调交流
讨论:说说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
老师(小结):用这(磁铁)可以将筐里的东西分成两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 。这东西叫磁铁,它能吸住铁的东西 。
三、迁移验证
找一找: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研究活动表明,孩子更容易记住“吸铁石",而不容 易记忆“磁铁”,所以,这里让孩子有反复使用“磁铁”这个学名的机会,如,孩子说:门把手被磁铁吸住,它是铁做的 。孩子在寻找过程中 。,既验证了磁铁的特征,又记住了“磁铁”这个名字 。
在活动中,有半数的孩子似乎都知道:能吸住铁的东西,就叫“吸铁石",于是,他们很不容易记住“磁铁”这个学名 。在寻找“铁做的东西"的过程中,当孩子们欢呼“这是铁做的”,我就问“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因为它被磁铁吸住了”,如此反复多次,孩子就记住了这个比较陌生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