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诗词阅读答案( 二 )


西来翠叠三峰色,东去河兼八水流 。
赤帝偏能降轵道,青骡底事出延秋 。
唐陵汉阙俱黄土,独剩秦时月照愁 。
(选自《湖海诗传》) “潼关行”示杨广文 清 魏源 久闻潼关名,今识潼关面 。
此去华阳尚数程,天险谁言一当万? 雨止岳岫秋容青,风来关塞河声健 。
坐觉苍茫万古心,犹逐风雪四时变 。
客言:十二连环堞,古设禁沟之西北 。
连山堑谷亘西南,锁断飞鸟无形迹 。
灞浐惟防东寇来,汴京又杜西师出 。
间道尚闻商县攻,变局纷纷罕沿袭 。
守秦不守关,守关不守沟 。
守沟不建堡十二,肘腋腹背差千秋 。
我谓客言意深苦,请更为君扩胸腑 。
战车变骑骑变步,山川地利皆殊古 。
成皋函谷古金汤,步攻近世谁嵎虎 。
书生史事空撑拄,不若浊醪战尊俎 。
华山渐去骊山来,明朝更赋汤泉哀 。
(选自《魏源集》) 长亭怨·由函谷至潼关作 清 江开 问谁把天根攻剖,万古行人,地中盘走 。
月落听鸡,仰天如线但垂手 。
谷风排触,山自作、边声吼 。
令尹此为谁?识紫气、从东来否?翘首 。
又潼关四扇,壁立半天雄陡 。
河声岳色,聚眼底、让谁销受?且搁下,砺带山河,好明日、新丰沽酒 。
笑虎视龙兴,都付阳关烟柳 。
(选自江开著《浩然堂诗稿》) 出潼关渡河 清 谭嗣同 平原莽千里,到此忽嵯峨 。
关险山争势,途危石...
潼关古诗翻译但气势却不见缓和,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华山的磅礴气势在诗人心理上所引起的感应伟大的壮观还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反映着这位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耸入云天,一座座争奇斗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代 。
诗人立马城关,眼见黄河从北面高原峡谷奔腾怒吼而来,到悬崖脚下猛然一转弯、河南三省交界点,是完全合拍的 。
十九世纪末叶,南邻华山群峰,东望豫西平原,在关东并不怎样惹眼、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那连绵不断的山峰!自然,所谓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全是黄河 。
潼关地处陕西、山西 。
透过少年谭嗣同这首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我们仿佛听到一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空前高扬的时代...
一生奔波为诗词阅读答案一生奔波为诗词阅读答案为;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 。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

【潼关诗词阅读答案】

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
诗词[1] 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 。
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 。
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 。
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
...
京口陆龟蒙古诗词阅读答案 京口陆龟蒙江边古渡伤离情,断山零落春潮平 。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
战舸昔浮千骑去,钓舟今载一翁轻 。
可怜宋帝筹帷处,苍翠无烟草自生 。
注:宋帝,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
(1)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盛赞宋武帝北伐的是哪两句?(2分)(2)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3)请简要赏析“苍翠无烟草自生”一句 。
(4分)(10分)(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2分)(2)描绘了一幅早春江边送别图 。
(1分)春风微寒,夕阳斜挂,落叶飘零,一艘客船在江面上渐行渐远 。
(1分)抒发了惜别、怅惘之情 。
(2分)(3)这一句运用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手法;(2分)以茂盛生长的野草来反衬古渡口的空寂荒凉,(1分)寄托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惋惜与无奈之情 。
(1分)(答“借景抒情”且言之成理者,最多得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