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句( 三 )


而“霜”字用得更妙 , 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 , 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 , 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 , 深化思乡之情 。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 , 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 , 他翘首凝望着月亮 , 不禁想起 , 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 , 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 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 , 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
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 , 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 , 一气呵成 。
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 。
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 , 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 , 信口而成 , 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 。
这首《静夜思》可以说是李白诗歌的“自然”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艺术特色的极好说明 。
【赏析二】: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 , 不管是年轻人 , 还是上了年纪 , 也不管是客居他乡 , 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 , 只要是中国人 , 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 , 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 , 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 , 夜深人静 , 万籁俱寂 , 户外室内 , 没有一点声响 , 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 , 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 , 洒下了淡淡的青辉 。
在不经意间 , 低头一望 , 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 。
这显然是一种错觉 。
也许 , 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 , 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 , 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 , 在朦朦胧胧中 , 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
写一句思念家乡的诗句玉阶怨 (唐)李白玉阶生白露 , 夜久侵罗袜 。
却下水晶帘 , 玲珑望秋月 。
秋浦歌其十三 (唐)李白渌水净素月 , 月明白鹭飞 。
郎听采菱女 , 一道夜歌归 。
月下独酌 (唐)李白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永结无情游 , 相期邈云汉 。
关山月 (唐)李白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 。
长风几万里 , 吹度玉门关 。
汉下白登道 , 胡窥青海湾 。
由来征战地 , 不见有人还 。
戍客望边色 , 思归多苦颜 。
高楼当此夜 , 叹息未应闲 。
把酒问月 (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 , 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 , 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 , 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 , 今月曾经照古人 。
古人今人若流水 , 共看明月皆如此 。
唯愿当歌对酒时 , 月光长照金樽里 。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处夜行好 , 月明白笴陂 。
山光摇积雪 , 猿影挂寒枝 。
但恐佳景晚 , 小令归棹移 。
人来有清兴 , 及此有相思 。
白笴夜长啸 , 爽然溪谷寒 。
鱼龙动陂水 , 处处生波澜 。
天借一明月 , 飞来碧云端 。
故乡不可见 , 肠断正西看 。
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 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