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词的意境特点( 三 )


这些意象被广泛地使用到了古风流行歌曲之中 。
在董贞的《相思引》中,运用“桃花”的意象来表达年轻女子貌美如花、倾城无双的姿容,同时有带着《诗经·桃夭》之中“宜室宜家”的美好品德 。
这类意象的使用,为歌词本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内涵,同时也为传统的意象增加了新的现代色彩的含义,“明月”的意象,在传统的“高洁、思怀”的含义的同时,又新增添了面对快节奏生活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澄净的心态 。
当然,还有由于填词者本身的古典文化水准的局限,导致对于意象的误用的现象 。
二、审美特点:前文讲过的古风歌词对于古诗词的引用和化用就是使对象陌生化的过程,对于从小背诵的古诗词,人们已经对其失去了审美感受,接触到这些古诗词时有的只是感觉而不是感受 。
而陌生化就是“通过反常或陌生的方式表现人们熟悉的事物,把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变成艺术品里的陌生或新奇的对象,从而使人们在艺术形式中获得对事物的真实感受,克服习惯造成的感觉迟钝,麻木 。
” 在《何处似樽前》中“葬往世山海间,兵荒一万年,打马而过,不辨容颜 。
问命途日月前,歌舞还上演,浮华背后,一样花开遍,不知年华转瞬,白骨红颜,缥缈万世沧海桑田,谁又绝艳天纵,惊鸿一现……”就是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陌生化运用,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古风歌词的引用和化用并不是改变古诗词原有的意思,而是用一种新的形式,即歌词的形式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意境重新传达和书写,在这种新的困难的形式下增加听众的审美感受过程、增强审美感受力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从而让虽然耳熟能详但是已经沉睡在记忆中的经典古诗词以焕然一新的面孔面世,用全新的词汇表达古老的情思,陌生化效果跃然纸上,增加了读者和听众的审美快感 。
三、表达技巧特点古风歌曲歌词为了达到多样的审美效果常综合运用诸多的表现手法 。
(一) 含混意义 含混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对于诗歌的一种常见的批评方式,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包含两种...
唐代诗歌有什么特点? 唐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宝贵遗产,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
唐代诗歌的形式丰富多彩,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包括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种 。
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称古风 。
在唐代以前,这种诗体没有特定名称 。
到唐代律诗兴起以后,人们将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不合格律要求的诗体统称为古体诗 。
因为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要求,所以又称为格律诗 。
相对来说,古体诗在音韵格律方面的要求比较宽松,而近体诗在音韵格律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严格,如一首诗的句数是固定的,即律诗八句,绝句是四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也遵循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随意转换;律诗还要求额联、颈联(即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
唐代诗人创作的诗歌题材非常广泛,从自然现象到政治动态,从劳动生活到社会风习,都是诗人们写作的题材 。
有的诗歌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阶级矛盾,从而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败;有的诗歌歌颂正义的战争,也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有的诗歌描绘了祖国秀丽多娇的江山;此外,还有的诗歌抒写了诗人的抱负和遭遇,表达了男女的相思之情,诉说了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等等 。
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在创作中,这两种创作方法常常被结合起来,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 。
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特征展开全部 唐代 (618 -- 907) 的诗主要可为四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
1. 初唐 (618 -- 712):初唐是唐诗的酝酿形成时期,主要的诗人有初唐四杰 (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沈?期、宋之问、陈子昂 。
1)诗境上:歌行在卢骆手里“从宫廷走到市井”(卢照邻《长安古意》);五律在王杨手里“从台阁移至江山塞漠”(杨炯《从军行》) 。
(2)重视声律; (3)讲求骨气:如《从军行》慷慨豪迈;《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悲酸之态,爽朗超脱;《在狱咏蝉》有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