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太原名吃头脑的诗词( 二 )


下榻之后,祁隽藻即命人用绿豆、小米熬成稀粥,奉献圣上 。
道光帝见这黄澄澄、香气袭人的米粥,指着绿豆问:“这晶莹鲜绿之物,真如珍珠一般,这叫什么粥啊?”祁隽藻见圣上如此欢心,顺口答道:“圣上说的对,此乃寿阳有名的珍珠粥 。
”从此,珍珠粥美称传扬开来 。
羊杂碎汤是一道街头常见小吃 。
在一只大锅中放入羊肝、肺、胃、肠、心、蹄筋等煮得烂熟,然后加入葱、姜、香菜、粉条、豆腐等同煮,熟后盛入碗中,浇上羊肉汤,再放香菜、醋、盐、辣椒等调料即可食用 。
该汤香气扑鼻,汤色乳白,热辣鲜美,是冬季常见小吃 。
豆沙糕豆沙糕创制于清末,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 。
相传当年太平天国义军部队驻扎曲沃时,一些济源籍伤残士兵看到曲沃地肥景美,市井繁荣,便不思故乡,留居曲沃,为谋生而经营起豆沙糕生意 。
三倒手硬面馍“三倒手”硬面馍制作工艺复杂,系手工操作,经过3次倒手,使面粉充分发酵,因而达到了层次分明,圆润饱满,入口醇馨,味美香甜的上佳效果 。
相传光绪26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仓皇西逃,行至临晋县城,已饥饿难奈 。
适逢谢氏一家“三倒手”馍铺的硬面馍刚出笼,慈禧尝后,连声称赞味道好 。
到长安后,仍向往“三倒手”馍,便将之列为贡品享用 。
从此,“三倒手”美名远扬 。
推荐:在运城市区南环西路个体工商户谢斌祖传“三倒手” 。
油糊角油糊角,创制于唐代 。
用面粉做成油糊角,里面分别包上鸡蛋、豆腐、粉丝、粉皮、韭菜、芝麻、萝卜等菜馅,然后用油煎炸即可 。
来历:据传唐代时有位将军远征,其妻身怀有孕 。
将军征战得胜而归,其妻用家乡的特产黍米面,炸成油糊角犒劳丈夫,将军食后赞不绝口 。
即日其妻分娩,得一男一女,将军大喜,命军厨做油糊角犒劳三军,以示庆贺 。
有趣的是油糊角里分别包上了红豆馅和胡萝卜馅,红豆馅表示生男,胡萝卜馅表示生女 。
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用做油糊角作为生儿育女的吉祥物 。
面麻片代州面麻片,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以片薄、质脆、香甜可口著称 。
推荐:代州城有名的商号“聚星瑞”、“兴盛斋”、“富成斋”、“天兴昌”、“巨盛斋”、“福盛魁”等,主营面麻片,并向州外推销,享誉山西 。
阳城肉罐肉阳城肉罐肉是驰名三晋美味佳肴 。
它是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 。
同时,阳城肉罐肉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而且阳城肉罐还是我国陶瓷工艺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
阳城肉罐,罐似粗瓷,内敷细釉,口颈小、肚儿大,瓯式盖子,盖与罐口大小合度,放之平稳、严密 。
能够适合煮、炖、焖肉的需要,兼餐具与工艺美术品于一体,深受当地人们的喜爱 。
猪血灌肠猪血灌肠是霍州传统名食之一,它创制于清朝中叶,加工精细,风味独特,是誉满三晋之佳品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西太后与光绪皇帝出逃西安,歇足于霍州,霍州名厨为其制作御宴 。
西太后、光绪皇帝与诸大臣对猪血灌肠赞不绝口,故此成为一道传统名吃 。
阳泉飘抿曲飘抿曲,亦称小河捞,从明朝开始风行于阳泉 。
它是以绿豆掺少量精白面粉和面,经特制抿曲床压制而成 。
煮熟后捞入各种调料配制成的汤汁中即可飘起 。
它长如挂面,细如毛粉,还具有消火消暑之功效 。
晋中油糕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 。
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 。
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孩子满月、过生日、老人寿诞、起房盖屋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 。
多年来,油糕伴随着人们送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晋中人民喜爱的传统食品 。
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
榆次灌肠榆次灌肠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是榆次“三宝”之一 。
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 。
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制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 。
工艺:灌肠以荞面制成,入口爽利而筋道,味烈,素淡开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