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诗词格律在线检测( 六 )


按照《联律通则》的相关表述,我们采用从语法学角度讲“基本规则”,然后辅以修辞学的对偶辞格,以求深入和完善,最后融会古人字类虚实相对和今人词性相对与句法成份相对,形成灵活而宽容的对仗理论体系 。
对仗的基本规则《联律通则》六条基本规则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便点了四条,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因为“字句”和“节律”都可以附属于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中,所以从语法学角度来说,对仗的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的相对上 。
先说词性的相对 。
当代语法学大 师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九类 。
他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
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说,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现代汉语所说的对仗,便是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来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
作为初学对联的学生而言,按照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进行对仗练习,很易于把握和提高 。
下面我们就结合对句实例,针对现代汉语中十一类词的对仗及其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
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在汉语中数量最多 。
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具体名词,即山、水、松、柏等;抽象名词,即性、情、忠、义等 。
这三种名词要尽量做到各自相对,以显出对仗的工整 。
如劝学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书山”对“学海”、“径”对“舟”都是名词相对 。
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如南昌滕王阁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
“想见”对“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
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如汉阳鹦鹉洲联: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 。
“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