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郑思肖诗词( 二 )


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 。
南宋大诗人 。
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 。
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 , 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 , 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 , 广东提点刑狱 , 吏部员外郎等 。
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 , 改知赣州 , 不赴 , 辞官归家 , 闲居乡里 。
在中国文学史上 , 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
3、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 。
字子京 , 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 ,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 。
天圣二年进士 , 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
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 , 书成 , 进工部尚书 , 拜翰林学士承旨 。
卒谥景文 , 与兄宋庠并有文名 , 时称“二宋” 。
诗词语言工丽 , 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 世称“红杏尚书” 。
生平 宋祁幼年与兄随父在外地读书 , 日子艰辛 , 稍长4、苏轼(1037-1101)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汉族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与父苏洵 , 弟苏辙合称三苏 。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
其文汪洋恣肆 , 明白畅达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 对后代很有影响 ,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 , 能自创新意 , 用笔丰腴跌宕 , 有天真烂漫之趣 ,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 , 喜作枯木怪石 , 论画主张神似 。
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 词有《东坡乐府》 。
5、欧阳修(1007-1073) , 字永叔 , 号醉翁 , 又号六一居士 。
汉族 , 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 , 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 。
谥号文忠 , 世称欧阳文忠公 , 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 。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涪城区内) , 祖籍:江西永丰 ,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 。
字永叔 , 谥 欧阳修像号文忠 , 号醉翁 ,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
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
千古文章四大家:韩 , 柳 , 欧 , 苏(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北宋欧阳修、苏轼) 。
6、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 字介甫 , 晚号半山 。
逝世后追谥号“文” , 世人称其为王文公 。
小字獾郎 , 晚年封荆国公 , 世人又称王荆公 , 汉族 。
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 改革家 。
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 , 擅长于说理与修辞 , 善于用典故 , 风格遒(qiú)劲有力 , 警辟精绝 , 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
父益 , 字损之 , 曾为临江军判官 , 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 。
7、黄庭坚 (1045-1105) , 字鲁直 , 自号山谷道人 , 晚号涪翁 , 又称豫章黄先生 , 汉族 ,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 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
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 。
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 。
8、秦观 ,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
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
政治上倾向旧党 , 哲宗时“新党”执政 , 被贬为监处州酒税 , 徙郴州 , 编管横州 , 又徙雷州 , 至藤州而卒 。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 , 颇得苏轼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