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郑思肖诗词( 四 )


月之小 , 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 。
一日不见兮 , 我心悄悄 。
” 出处:宋·张若琼(张玉娘) 山之高 , 月初小 。
月之小 , 何皎皎!我有所思在远道 。
一日不见兮 , 我心悄悄 。
采苦采苦 , 于山之南 。
忡忡忧心 , 其何以堪!嬛嬛一舞惊人 7、《惊鸿舞》 。
出处:曹植《洛神赋》电视剧中节选了其中一小节 。
翩若惊鸿 , 婉若游龙 ,  荣曜秋菊 , 华茂春松 。
髣髴(fǎng f)兮若轻云之蔽月 ,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远而望之 , 皎若太阳升朝霞 。
迫而察之 , 灼若芙蕖出渌(l)波 。
8、腰中双绮带 , 梦为同心结四郎送甄嬛的一枚同心结 出处:《有所思》-- 萧衍 谁言生离久 ,  适意与君别 。
衣上芳犹在 ,  握里书未灭 。
腰中双绮带 , 梦为同心结 。
常恐所思露 ,  瑶华未忍折 。
甄嬛下床剪蜡烛 9、何当共剪西窗烛 出处:《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眉庄喜欢菊花的气节 10、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
出处:《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一枚小像成了甄嬛和果郡王的定情物 11、情不知所起 意思是情感这件事根本无从预谋 , 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原因 , 就喜欢上了 , 而且是很喜欢. 出处:汤显祖《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 , 一往而深 , 生者可以死 , 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 , 死而不可复生者 , 皆非情之至也 。
甄嬛在华妃面前为皇后娘娘挣回面子 12、牡丹芍药之争 。
出处:《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  池上芙蓉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京城 。
甄嬛不愿独宠 , 劝皇上雨露均沾 , 但内心又思念皇上 , 弹奏此曲 13、《湘妃怨》 出处: 《湘妃怨》 宋曹勋 雨潇潇兮洞庭 , 烟霏霏兮黄陵 , 望夫君兮不来 , 波渺渺而难升 。
甄嬛助安陵容首次争宠 14、《金缕衣》 出处:《金缕衣》--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安陵容为争宠化身采莲女 , 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15、采莲曲 出处:乐府诗 江南可采莲 ,  莲叶何田田 。
中有双鲤鱼 ,  相戏碧波间 。
鱼戏莲叶东 ,  鱼戏莲叶南 。
莲叶深处谁家女 ,  隔水笑抛一枝莲 。
倍受圣宠的甄嬛 16、婉伸郎膝上 出处:《子夜歌》 宿昔不梳头; 丝发被两肩 。
婉伸郎膝上 ,  何处不可怜 。
意思是:夜里睡觉不梳头 , 发丝披在两肩上 。
温柔得在郎君的膝上伸展(身体) , 没有哪一处地方不惹人怜爱 。
甄嬛没有想到自己倍受恩宠只因像纯元皇后 17、“莞莞类卿 , 亦道除去巫山非云也” 这是皇上悼念纯元皇后写的诗歌 。
出处:来自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什么意思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 , 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
1、出自宋代诗人郑思肖《寒菊》2、原诗寒菊宋代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
3、译文你在秋天盛开 , 从不与百花为丛 。
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 , 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 , 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4、赏析郑思肖的这首画菊 , 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 , 托物言志 , 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 , 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
5、诗人简介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 , 连江(今属福建)人 。
原名不详 , 宋亡后改名思肖 , 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 。
字忆翁 , 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 , 日常坐卧 , 要向南背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