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郑思肖诗词( 七 )


我们可以说 , 作者句句写石灰 , 正是句句写自己 。
再者 , 要注意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
手法的不同 , 往往能反映出所咏之物与诗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浅程度 。
如黄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 , 我花开后百花杀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 , 显然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 。
那么 , 与之相对应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 。
诗的三、四两句极写菊花盛开的壮丽情景 , “冲天香阵透长安 , 满城尽带黄金甲” , 整个长安城 , 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 , 它们散发出阵阵浓郁香气 , 直冲云天 , 浸透全城 。
这是菊花的天下 , 菊花的王国 , 也是菊花的盛大节日 。
思想的深刻 , 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丽、意境的阔大 , 都可谓前无古人 。
正因为这样 , 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 , 显示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 。
它既非“孤标” , 也不止“丛菊” , 而是花开满城 , 占尽秋光 , 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 , 所以用“香阵”来形容 。
因此这首诗 , 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有“奇”的特点 , 使人于诗作中读出抒情诗人的高大形象 , 精神为之一振 , 耳目为之一新 。
陶渊明有一首关于菊花的诗词是形容菊花宁愿枯在枝头也不愿落于泥土...你说的应该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画菊》诗 , 不是陶渊明的 。
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无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 。
“花开不并百花丛 , 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 , 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 , 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
“宁可枝头抱香死 , 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 , 决不被北风吹落 , 描绘了傲骨凌霜 , 孤傲绝俗的菊花 , 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 , 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 , 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
有关爱国的诗词野望东皋薄暮望① , 徙倚欲何依② 。
树树皆秋色 , 山山唯落晖③ 。
牧人驱犊返④ , 猎马带禽归⑤ 。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⑥ 。
[注释]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 在今山西河津 。
薄暮:傍晚 。
②徙倚(xíyǐ):徘徊 , 来回地走 。
③落晖(huī):落日 。
④犊(dú):小牛 , 这里指牛群 。
⑤禽:鸟兽 , 指猎物 。
⑥采薇(wēi):薇是一种植物 。
传说周武王灭商后 , 伯夷、叔齐不愿作周的臣子 , 在首阳山山采薇而食 , 最后饿死 。
[解说]诗人曾经在隋朝和唐朝作官 , 后来隐居还乡 。
这首诗是在隐居时写的 。
秋天傍晚时分 , 诗人遥望山野 , 内心空落落的 , 只见景色萧条 , 放牧和打猎的人们各自返回 , 虽然互不相识 , 但各得其乐 。
看到这些 , 诗人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王绩)作者: 秦楼月 2005-8-19 10:29 回复此发言2 回复:古诗词赏读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 , 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 , 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 , 万里送行舟 。
〔赏析〕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 , 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 。
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 , 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 。
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 , 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 , 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
诗的前两句点出了诗人渡荆门壮游楚国故地的目的 。
诗人经巴渝 , 过三峡 , 渡荆门入楚 。
渡过荆门之后 , 就漫游到开阔旷远的楚地了 。
坐在船上极目远眺长江两岸一路壮丽多姿的景色 , 快速流动的崇山峻岭随着船的飞流直下而逐渐隐退 , 直至消失在平野的尽头 , 别具空间流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