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五 )
那么 , 我们的心境也被拉长了 , 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 延伸到整个世界 。”最不能忘的就是王圆箓这个道士了 , 敦煌的壁画便是由他毁之一炬 , 却又能够认为是他及时救助 。若是他没有将经书 , 壁画与斯坦因换走 , 其必将被战火毁之 , 可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杯具 , 王道士只是这出杯具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在西域中还有“给浮嚣以宁静 , 给躁急以清冽 , 给高蹈以平实 , 给粗矿以明丽”的月牙泉 。还有千余年天天被虔诚的仪式滋润着的喀什 , 被我们一向视为蛮夷之地的西域却是蕴含着如此巨大的文化 , 实在是文化之旅最不可磨灭的收获啊 。
不仅仅如此 , 《文化苦旅》也同样对中华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文豪也具有独特的见解 。在黄州突围一篇 , 便十分详尽地从内因外因中讲解苏东坡被贬的原因 , 余秋雨还十分幽默地写道:“小人牵着大师 , 大师牵着历史 。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 , 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部成了罪孽的化身 。”深刻地揭露出当时社会的现象 。
在这一书中 , 我领略到了独特的大漠文化 , 体会到了生态美的杭州文化 , 倾听到了走西口时依依不舍的山西歌声 , 和看到一只看倦千余年的废井冷眼 。这场文化之旅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 带来的是内心深深的震撼之情 , 让人不禁流泪 , 不禁放声悲鸣 。天下任何一种礼貌都不能幻想自我长生不灭 , 正因如此 , 才需要这些文化的旅者去叙述去记录这些消逝的礼貌 , 期间之辛苦不言而喻 , 《文化苦旅》正完美的体现了文化灭亡后深沉的格调 。
“有这样的地 , 天才叫天 , 有这样的天 , 地才叫地 , 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 , 巨人也变成了侏儒 。”让我们一齐谈《文化苦旅》 , 感受这永恒不变的文化之旅 , 感受这个天地 。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如何写?
本书文章类型是文化散文 , 世人多称之为文化大散文 , 一“大”即体现在余先生思绪飞彻古今中外 , 行文意境深远 , 读起来使人感到大气磅礴 , 意犹未尽 , 仿佛与作者一同游历世界文化古迹 。同时 , 先生遣词造句无不留心 , 光是阅读也足以使人尽享文字之美 。
全书分三部分 , 中国之旅与世界之旅多以面对“文化”之所感为主 , 理性中隐逸着感性 , 读者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贴着所谓“文化”标签的冰冷的名词 , 它们有了温度 , 有了血液 , 有了个性 。先生走遍世界各地 , 恪守先贤“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之理 , 将自己的认知与历史相融 , 与文化相融 , 使人耳目一新 。毫无疑问所谓文化其必有故事内蕴 , 我们游览人文景点只谈得上走马观花 , 而余先生娓娓道来的行文使得它们似一位位老友 , 等着你 , 盼着向你倾诉一般 。读罢 , 方浅知文化之厚重 。第三章人生之旅 , 读起来也是五味杂陈 。首先 , 若不是通过余先生 , 很少有人可以了解到黄佐临先生这位因为种种复杂原因而不被世人所熟知却驰名国际的戏剧大师 , 先生对巴金、谢晋等人的记述也使一代大家的形象丰满起来 。它为我们打开了窥观大家的另一扇窗口 。然而 , 这本书在世纪之交一经出版发行 , 就将先生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而先生对此的态度 , 通过第三章便可略知一二 。毫无疑问 , 他既不屑与跟风的大众与跳起来的“小人”争论些什么 , 又为自己蒙受如此冤屈而愤懑 , 字里行间展现的感情矛盾而复杂 。同时 , 先生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毫不避及 , 甚至屡次出现 , 以上种种都鲜明地展现了先生治学与为人的特点 , 倘若深思 , 每个人对先生的人格肯定有不同的见解 。
- 为什么要多读书,这10句话就是最好的回答
- 人生最后悔的两件事:读书时偷懒,赚钱时矫情
- 新年最好的活法:迷茫时读书,忙碌时运动,独处时思考
- 新年最该坚持的三件事:多读书,勤运动,早睡觉
- 读书不必破万卷
- 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育
- 曾国藩:读书要慢,行事要拙,做人要诚
-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读后感1000字
- 方太文化读后感锦集
- 聪明人的生活方式:读书、存钱、享受独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