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的诗词( 五 )


古往今来的人有谁是不死的?没有必要去比较是到底是长寿好还是死亡好 。
人的名声实在是不会消忘的,而身份财富只是短暂的荣盛 。
屈原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即使是死也要保持自己的气节与节操 。
南歌子·游赏(宋代)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
游人都上十三楼 。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
谁家水调唱歌头 。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
译文:山色与歌女黛眉浓聚一样绿,碧波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流 。
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不再羡慕竹西歌吹的古扬州 。
菰米软糕菖蒲菜,玉壶向玉杯倾倒着美酒 。
不知谁家唱起水调歌头,歌声绕着青山飞去晚云又将它挽留 。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宋代)苏轼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
译文: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
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
译文: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 。
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 。
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 。
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
译文: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你赠与我一枝艾草 。
死者却看不见,新结交的知己却在万里之外 。
往日能够为国尽忠的人,现在已经白发苍苍 。
我想要从屈原那里得到希望,三湘相隔的比较远 。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
译文:五月是石榴花开得季节,杨柳被细雨润湿,枝叶低低沉沉地垂着 。
人们用五彩的丝线包扎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进镀金的盘子里,送给闺中女子 。
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
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
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
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
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 。
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 。
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 。
上面我节选了一部分,看你需要哪种情景描写,苏轼描写的关于端午的诗句比较多 。
端午节的诗句求端午节的经典诗句 1《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
2 宋 苏轼《屈原塔》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
3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