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诗词书法欣赏( 四 )


尤其是什么时候该糊涂 , 什么时候该清醒 , 这个方寸就不易把握 。
所以板桥慨叹“难得糊涂”!这“难得糊涂”四个字包含着多少感慨 , 多少叹息 , 多少沉重 , 多少忧伤 , 又有多少不满 , 多少牢骚在其中 。
故尔 , “难得糊涂”的智慧 , 实际上包含着一种韬光养晦的世故 , 或者叫作应世技术 。
当人处在某种险恶的形势下 , 而又对这种形势无可奈何时 , “糊涂”的智慧 , 可以起到一种应付时局 , 摆脱困厄的作用 。
也能寄寓于许多哀痛与沉重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正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哲理睿智的启迪 。
其实 , “难得糊涂”是哲人面对芸芸众生的执迷而发的机言智语 。
它犹如禅宗的偈语 , 是需要用心体悟的 。
板桥想让人们从中悟出 , 在人生的道路上 , 不要太深于世故 , 太精于钻营 , 不要一味去争 , 不能功名利禄总是放不下 。
“糊涂”一点 , 能让人得到一种安宁 , 一种轻松 , 一种坦荡 , 一种悠然 , 一种自在 。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此言一出 , 就成了珍品 , 故此当时许多文人雅士 , 达官贵人 , 鸿儒巨商 , 都恭恭敬敬的把“难得糊涂”书为条幅 , 悬挂于厅堂之上 , 奉为格言警句 , 顶礼膜拜 。
清官为民不染尘 , 是郑板桥做官的准则 , 他在五十岁时 , 出任山东范县知县 , 后调任潍县知县(今山东潍坊市)知县七年 。
他在任职期间 , 为政清廉 , 关心民间疾苦 , 断案公正 , 为当地老百姓做过一些好事 。

【康熙的诗词书法欣赏】

比如 , 遇到荒灾之年 , 他日夜勘察民情 , 为保全百姓性命 , 他来不及向上级申报 , 就果断地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
再如 , 他还曾“捐廉代输” , 用自己的俸禄替贫苦百姓交纳赋税 。
为此他作过很多诗词 , 如:《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等 , 都是忧国忧民之佳作 。
郑板桥居官谨慎 , 唯恐不了解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