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的作品的读后感怎么写?( 七 )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本书曹文轩不取名为《明子》,而要取名《山羊不吃天堂草》,明子和山羊有什么关系?最后才揭底:有关系!决定着他一生的命运呢!家庭可以改变一个人,明子知道快过年了,家里肯定拿不出钱来还,所以一天他接了一桩好生意还收了一千多元的定金后,没有马上交给师傅 。是的,他犹豫了:这可是家里救命的钱,可这也是出卖良心的钱!在这两种声音中,很明显很快第一种声音占据了有利的位置!他开始自己策划回家,在一路上他害怕,迷迷糊糊中他睡着了,醒后他突然想起了他的爸爸,那些倒地的山羊,以及爸爸对他说的那些话 。原话我忘了,但大意是:这是一群好山羊啊,不是自己的东西,宁死也不要!做人就要做这样的人!爸爸的话和那倒地的山羊在他脑中越来越清晰,就在可以上火车之前,他决定重新回去,接受惩罚 。人的长大过程也许要走许多弯路,走弯路不怕,怕的是一直弯下去,不往回走!
第四部儿童文学:《青铜葵花》青铜不是铜《青铜葵花》很感人!看得让人鼻子酸酸的,直想哭!人性的温暖显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青铜这个实心眼的小男孩更是招人喜爱!青铜不会说话,他的最好的朋友是一头很听话的牛 。葵花是因为她的爸爸下乡而跟随来到下乡,她是个渴望有朋友的很漂亮的小女孩 。葵花是在爸爸不幸跌落水中死亡而选择去了一贫如洗的青铜家的 。就此拉开了感人的序幕 。我重点说说青铜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
镜头一:有关上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青铜因为不会说话所以到了该去学校的年龄却依旧在家,可他老早就盼望可以上学了 。本来打算可以让青铜去上学了,可家长因为葵花的加入而犹豫了:两个谁去呢?最后是青铜想出了抓阄的方法(青铜使诈了),结果是葵花去了 。多善解人意的孩子!
镜头二:有关野鸭 。在昆虫袭击过后,整个村庄显现的是单一的黑色,哪里都找不到绿色 。饥荒开始了,脸呈菜色,走路无力,渴望食物 。就在这样的状况下,青铜去河边苦苦地等了一下午,终于抓了一只野鸭 。最后居然被养鸭的人家被诬赖是偷的,有理说不清,青铜便开始找那只鸭子 。黄天不负有心人,在找到后,青铜做了一件让我想不到的事:他敲着锣抱着鸭转了整个村庄,他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挽回了自己以及家里的尊严!多有自尊的孩子!
镜头三:有关杂耍 。在农村是很少有杂耍看的,所以有杂耍班来的时候是一件很大的事,邻里的村民都会过来看,这样一来,小孩子就很难占到有利位置 。青铜看见了一个无人占领的磨盘,就兴高采烈地和葵花一同看了起来 。这时本村的几个小无赖过来抢磨盘,一向不打架的青铜和他们打了起来,寡不敌众 。他爬起来后,就让葵花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 。葵花看得是舒服了,可差不多和她同岁的青铜却累得快要倒下 。多体贴的孩子!镜头四:有关鞋子 。卖芦花鞋的收入是青铜家的一大笔收入,青铜是在一个大雪天去卖的,他知道卖一双就多一些钱,他家需要盖房子的钱 。在全部卖完后还有一个人想要的时候,他愣是把自己脚上的芦花鞋脱下卖了,就这样光着脚在雪地上跑回家!多懂事的孩子!镜后语:青铜身上有着许多可以让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学习的地方 。青铜不是铜,是一个令我们汗颜的好男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