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艺术特色与思想感情( 六 )


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 , 这是非常奇妙的 。
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 , 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 。
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 , 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 , 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 , 齐齐久矣 , 皆不足道 。
”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 , 则是始终执著 , 没有改变的 。
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 , 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 , 还照样说 。
经过多少危苦患难 , 仍然是那样忠直 。
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 , 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二十一岁中进士 , 之后仕途多难 , 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 , 苏轼历尽苦难 , 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
元丰末年 , 苏轼时来运转 , 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 。
“人在玉堂深处”时 , 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 , 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 , 居士 , 莫忘小桥流水” 。
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 , 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 , 白首忘机 。
”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 苏轼尽管有失望 , 有牢骚 , 有悲愤 , 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 。
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
《水调歌头》表现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写法上有什么主要特点?...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 , 抵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偏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赏析一】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 , 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
中秋 , 皓月当空 , 银光泻地 , 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 。
词人举杯望月 , 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 , 在苏轼心中回响 。
不禁触景生情 , 睹物思人 。
本词开篇 , 豪迈的意气 , 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 , 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 , 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 , 词人不满现实 , 企望天上的纯洁 。
但天上恰如人间 , 同样不能圆满 , 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 。
苏轼遥望月宫 , 似与嫦娥共舞 , 身处瑶池仙境 , 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
随着月光的移动 , 低照在门窗上 , 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 。
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 。
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 。
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 , 从而感情转入理智 , 化悲怨而为旷达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 , 纵然千里阻隔 , 也能同赏一轮明月 , 恍如咫尺相依 。
本词通篇咏月 , 月是词的中心形象 , 却处处契合人事 。
在月的阴晴圆缺中 , 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 , 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 。
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 , 政途的苦闷 , 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 , 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
【赏析二】 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 , 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 即丙辰年的中秋节 , 为作者醉后抒情 , 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 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 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 , 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