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酒意象教学过程( 三 )


塞下秋来风景异 , 衡阳雁去无留意 ,  。
四面边声连角起 , 千嶂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 , 将军白发征夫泪 。
范仲淹《渔家傲》 边塞的秋天 , 气候变化显著 。
在群山屏障中 , 烟沙弥漫 , 落日余晖映照下 , 有一座紧闭城门的孤堡 。
城堡中的战士们久戍在此 , 归家无计 。
天空中 , 大雁成群结队往南飞 , 没有一点留恋的息思 。
目睹群雁归去无留息 , 久戍的征夫们归无计 , 内心该是多么凄凉悲枪啊! 历代诗人词客所作的闻雁诗中借北雁南归而衬人不归 , 借凄厉雁声渲染盼归思亲心境还有很多 , 比较典型的是下面这一首诗 。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雨夜 , 高斋闻雁来 。
韦应物(((I雁》 寒夜里 , 诗人独坐于空寂高斋 , 外面秋雨浙浙沥沥下个不停 , 萧瑟凄寂的氛围不免触动远宦者无穷无尽的归思 。
正当怀乡情不能自已的时候 , 诗人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鸣声 。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 , 显得分外凄清 , 使得因思乡而夜不能寐的诗人浮想联翩 , 思绪万端 , 更加难以为怀了 。
第二是以孤雁形象言幽寂凄苦之情 。
孤雁不饮啄 , 飞鸣声念群 。
谁怜一片影 , 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 , 哀多如更闻 。
野鸭无意绪 , 鸣噪自纷纷 。
杜甫《孤雁》 大雁通常总是结成“人”字形或“一”字阵集体迁徙 。
雁一旦失群便成“孤雁” , 孤雁是极其凄苦的 。
孤雁不饮不啄 , 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 , 声音里透出对同伴的想念 , 不独想念 , 而且还拼命追寻 , 情感热烈而执著 。
由于连年.战乱 , 诗人流离失所 , 与亲朋天各一方 , 可无时无刻不渴望骨肉团聚 , 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 。
这首念群孤雁之歌 , 融注了诗人幽寂凄苦之情 。
在此 , 雁的原型息象已由群体转为个体 , 不同一般 。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 , 有恨无人省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 处境极为艰难 , 心情极为孤寂 。
心灰意冷的词人借孤鸿形象 , 寄托自己“幽约怨徘不能自言之情' ,  第三是因雁归人去生离别恨相思愁 。
碧云天 , 黄花地 , 西风紧 , 北雁南飞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秋风瑟瑟木已惹人愁 , 秋雁啼鸣声声 , 更动人愁 。
秋雁归家 , 人却离别 。
在这样的时一刻 , 崔莺莺心里愁有多重啊 , 恨有多深啊 , “愁”与“恨”凝聚成的泪水一晚上就醉红...
酒有何意象?在古诗文中只有以酒饯行? 古代诗词的意象对楹联的影响一直很大 , 自古以来一副好的楹联作品离不开好的意象 。
用好的意象能使楹联作品升华 , 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无尽诗意的美 , 读起来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
意象是意思的形象 。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 多用于艺术通象 。
中国古诗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 , 形成了一些规律:有些意象经常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经常用某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 。
总结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 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杨柳 。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 雨雪霏霏” , 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 。
“柳”与“留”谐音 。
古人在送别之时 , 往往折柳相送 ,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 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