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酒意象教学过程( 四 )


例句:伤春不过常折柳;绝色当归客葬花 。
2.长亭 。
古代路旁置有亭子 , 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
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 , 长亭短亭 。
”“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 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 。
例句:长亭一曲琵琶泪;细雨千弦杨柳风 。
3.南浦 。
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 , 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 , 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 。
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 , 西风袅袅秋”等 。
例句:南浦绿波西山爽气;春风落日秋水长天 。
4.酒 。
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 , 写一时之景以兴怀 , 寓相勉之词以致意 。
”酒在排解愁绪之外 , 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 。
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 。
例句:薄奠几杯西凤酒; 空留一点贡心香 。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 。
①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 , 暗寓羁旅情怀 , 寂寞孤独之感 。
例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②历史的见证今昔沧桑感。
例句:小月西沉 , 看一棹空明 , 摇泼寥天孤鹤影;大江东去 , 听半滩呜咽 , 吹残后夜洞箫声 。
③冷寂、凄清的感觉(多用残月来表达)。
例句: 从南海来时 , 经卷药炉 , 百尺江楼飞絮雪;自东坡去后 , 夜灯孤塔 , 一湖风月冷梅花 。
④清新感  , 幽情自在 。
例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 , 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 ,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 ,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怀 。
例句1:我愿乘风破浪 , 鸿雁可传书; 谁能坐享其成 , 缘份能通灵 。






浅谈如何在活动开展中进行古诗文教学展开全部小学古诗文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古诗文博大精深 , 灿若繁星 , 千百年来 , 滋养了无数代中国人 , 她是中华民族 生存发展的依据 , 是中华民族屡遭灾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坚实基础 。
古诗文用词 准确、凝练 , 诗句的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言的魅力 。
三千余年前孔子曾曰: “小子 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 可以观 , 可以群 , 可以怨 。
迩之事父 , 远之事君 , 多识鸟兽草 木之名 。
”他教导年轻人应多学诗 。
新时期的 1999 年 , 我们同样听到了原国家总书记江 泽民同志的劝勉: “学一点古诗文 , 有利于陶冶情操 , 加强修养 , 丰富思想 。
”我国古典 诗词源远流长 , 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大师 , 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 神灯塔”  , 足以照彻千万年 , 足以沐浴古今人 。
学生们通过诵读去体会他们的精神 , 通 过诵读去接受美好情感和高尚人格的熏陶 。
多诵读古诗文 , 还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  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
古语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  “能读千赋 , 则能为之”。
苏轼也说过: “腹有诗书气自豪 。
”可见 , 读和背是一种积累 ,  于人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
《新课程标准》要求 1-6 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60 篇 , 并在附录中列出 70 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 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 , 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 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 。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 丰富博大 ,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 。
“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了诵读、理解古代 优秀诗文的具体要求 。
实际教学证明 , 多诵读古诗文 , 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 提高人文素养、政治素养 。
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 很多教师急于求成 , 教学肓目 性和随意性较大 , 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