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主持词( 九 )


它描述词人夜行黄沙道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 , 生动地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 。
“西江月”是词牌名 。
【注评】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
明月别枝惊鹊:明亮的月光 , 惊起在树上栖息的乌鹊 , 从这一枝跳到了另一枝 。
别枝:飞离原来栖息的树枝 。
这一句的正常词序应该是“明月惊鹊别枝” , 为服从词牌格律的要求 , 调整成这个样子 。
清风半夜鸣蝉:半夜里清风吹拂枝头 , 蝉也应和着乌鹊的啼叫声叫了起来 。
乌鹊对光线的感觉是很灵敏的 , 它们在黑暗中一遇到明亮的光线时 , 往往要惊动起来 。
而蝉因鹊惊鹊啼、清风吹动枝头 , 也随之叫了起来 。
○两句写夏夜明月清风和林间景物 , 有动有静 , 刻画传神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两句说在稻花飘香的时候 , 只听见蛙声阵阵 , 好像在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
意思是一片蛙声伴着阵阵稻花香 , 预示丰收在望 。
听取:听到 。
一片:连成一体 , 到处都是 。
○蛙声本无意 , 却认为仿佛有心在预报丰年 , 寓情于景 , 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
上阕着重描绘晴朗的夏夜农村田野的景物 。
七八个星天外 , 两三点雨山前 。
天边挂着七八颗星星 , 山前下了一阵零星小雨 。
七八个星:状写天空月明星稀情景 , 星星只有数得出的不多几个 。
天外:天边 。
两三点雨:状写阵雨稀疏 , 只感觉到不多几点 。
○两句写雨 , 是夏夜阵雨将临的独特景象 。
旧时茅店社林边 , 路转溪桥忽见(xiàn) 。
道路转过溪头 。
社林旁边一座当年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
旧时:过了时的 , 当年的 。
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
社:本指土地神 , 后把乡村祭土地神的庙叫作社 。
见:同“现” , 出现 。
○作者因阵雨将临急于赶路 , 忽然路边看到茅店可以避一避 , 心情为之坦然 。
下阕写作者阵雨来临之前赶路的情景 。
【译文】 明亮的月光 , 惊起在树上栖息的乌鹊 , 从这一枝跳到另一枝 。
一阵微风吹来 , 蝉声也在半夜里响了起来 。
稻田里的蛙声叫得更响 , 连成一片 , 伴着阵阵稻花香传到远处 , 似乎在向人们报告丰收在望的喜讯 。
夜空里 , 只有数得清的几颗亮星 , 在天边闪烁 , 微风送来了零星小雨落在山前 。
我加快了赶路的脚步 。
真巧 , 社林边一座当年的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 , 作者行走在江西上饶黄沙岭途中所见到的乡村景物及其感受 。
上阙写夏夜景物 , 通过明月、惊鹊、清风、鸣蝉、稻花、蛙声等景物 , 组成一幅农村仲夏月夜图 , 十分优美动人 。
读这几句我们会深深感到作者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月光其所以能惊动乌鹊 , 不仅因乌鹊对光线敏感 , 侧面说明枝头的明暗发生了变化 , 原先是暗的地方变得亮了起来 , 而且暗示出月亮在移动 , 静中现动 。
而蝉的叫声除受鹊惊的影响外 , 又是与清风徐来相关联 , 轻风摇动了树枝 , 使一直静静地爬在上面的蝉也受惊了 , 它拽着长声飞到远处去了(也可能没有飞) 。
宁静的夜晚 , 突然间惊鹊离枝飞啼 , 蝉儿应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