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在颍州诗词研究( 十 )


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 , 品诗评画 , 谈论书法 , 总结创作经验 。
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等 。
此外 , 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 , 如《日喻》、《稼说》等 , 写法上能就近取...
苏轼和王安石,谁的政治才能高,谁的文学才能高?论政治才能 , 王安石要高的多 , 他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政治家 , 列宁也称他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
他的政治才能在中国历史上都是数得上号的 。
而苏轼 , 因为他的浪漫主义色彩太浓 , 连政治家的头衔都没有 。
论文学才能 , 两人同属唐宋八大家 。
在诗词和文学上都有杰出成就 , 实在不好区分高下 。
不过文学名气上 , 苏轼要高出一筹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 ,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 祖籍栾城 。
嘉祐二年(1057年) , 苏轼进士及第 。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
元丰三年(1080年) , 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
宋哲宗即位后 , 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 , 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 , 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 , 途中于常州病逝 。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 , 谥号“文忠” 。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 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其诗题材广阔 , 清新豪健 , 善用夸张比喻 , 独具风格 ,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
词开豪放一派 ,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 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 , 豪放自如 ,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 , 为“宋四家”之一;他工画 , 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 字介甫 , 号半山 , 汉族 , 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
庆历二年(1042年) , 王安石进士及第 。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 政绩显著 。
熙宁二年(1069年) , 任参知政事 , 次年拜相 , 主持变法 。
因守旧派反对 ,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
一年后 , 宋神宗再次起用 , 旋又罢相 , 退居江宁 。
元祐元年(1086年) , 保守派得势 , 新法皆废 , 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 , 赠太傅 。
绍圣元年(1094年) , 获谥“文” , 故世称王文公 。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 , 著书立说 , 被誉为“通儒”  , 创“荆公新学” , 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
哲学上 , 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 ,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 , 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 , 有很强的说服力 , 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 , 名列“唐宋八大家” 。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 , 擅长于说理与修辞 , 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 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 , 世称 “王荆公体” 。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
除了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外,唐宋时期还有哪些著名的诗人,...白居易(772—846)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又号醉吟先生 。
太原(今属山西)人 。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 , 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 , 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 。
后为杭州刺史 , 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 , 以刑部尚书致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