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理论( 四 )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
譬如:1、写景抒情类 。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
2、即事感怀类 。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
3、咏物言志类 。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
4、怀古咏史类 。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
5、边塞征战类 。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
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
三、明了考查诗歌的几个角度:语言分析、形象分析、评价写作技巧和风格、评价思想内容 。
四、读懂诗歌的主要途径:从题目入手、从作者及时代入手(知人论世)、从试题提供的注解入手,然后结合诗歌的类别(见上文)、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进行推断 。
五、常见题型的回答要点 。
1、语言的考查 。
(多是分析“诗眼”的题目)设问的方式及答题角度和步骤:(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
解析:这种问题是就整首诗而言,因此记住常用术语就可无往而不胜 。
如:用语清新、雅致,不落俗套;平淡质朴(朴素自然),全用白描,不加修饰,返璞归真;凝练简洁,绚丽多彩;委婉含蓄,清静幽深;清新明快,如行云流水;雄伟奇特,慷慨悲壮;使用叠字叠词叠句,生动形象,具有音乐美、修辞美等等 。
注意:答题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才能少扣分 。
(2)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或找出用得最传神的实词(虚词)并分析其好处 。
解析:答题步骤——先找出此词,肯定其用得好,然后结合诗句解释其表面和深层含义(即这个词描绘出了什么景象或展现了什么画面或意境),最后答使用它产生了什么效果以及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感受 。
“效果”常用评价语可参见上文的解析,譬如:运用动词、形容词的作用或效果是准确、生动、贴切;数量词、副词往往是起强调或使文气更贯通的作用;叠词往往是增强语言韵律感或强调作用;颜色词可以渲染气氛,增加画面感、色彩感,表达心情 。
古代诗词中的梅兰竹菊古代诗词中分别描写梅兰竹菊的诗词那些写得最...“诗言志”,是中国诗词理论中公认的观点 。
庄子有:“诗以道志”语;荀子有:“诗言是其志也”之说;《毛诗序》则有更具体的阐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1.梅 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操凝重 。
众芳摇落独鲜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喋如知合断魂 。
幸有徽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诗作者林逋,字和靖(宋),其在诗坛的知名度并太高,但是他的这首咏梅诗,却是举目古今无出其右 。
林逋的咏梅诗之所以称之为咏梅诗之冠,原于他生活的经历 。
林逋是“梅妻鹤子,潇洒一生” 。
据说他死后,白鹤绕着他的坟墓,悲鸣三天三夜而死,梅林也二度重开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 这里的梅花,寂寞的开在断桥边,无意争春,却已争春 。
就里的梅花就是陆游,陆游借梅花“化情思为景物” 。
2.兰 兰花是中国人民喜爱的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