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旧体诗词( 八 )


矮叫化子痴看着自己的长影子,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 。
有些人捧着一碗饭叹气,有些人半夜里听别人的梦话,有些人白发上戴一朵红花,像雪野的边缘上托一轮落日……〔⑨〕 十月十五日 诗中一再重复“当一个年轻人在荒街上沉思”,并且重复的间距越来越小,显然突出了全诗“沉思”的思想 。
把“年轻人”的“沉思”放在一个极不和谐的境地,既暗示读者沉思他和荒街上其他人的对照,又暗示读者沉思“年轻人”眼前现实的种种人生和他联想到的“有些人”的人生形式之间的对照 。
这个“在荒街上沉思”的“年轻人”显然带有明显的卞之琳的个人色彩 。
〔⑩〕因此,我们不妨把卞之琳这一类表现平凡人物的无奈而可怜的人生形式和生活态度的作品,看作是诗人对外在于他的某种人生的审视,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诗人关于人生的“沉思”的结果 。
《一个闲人》的最后一句:“唉...
雨巷是首什么体裁的诗歌展开全部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
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
1926年参加共青团 。
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 。
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 。
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 。
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 。

【胡适旧体诗词】

1950年因病逝世 。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
新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 。
新诗草创阶段的努力,以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要内容 。
因此,当时也称新诗为“白话诗”“白话韵文”“国语的韵文”(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谈新诗》、康白情《新诗底我见》) 。
1917年2月,《新青年》2卷6号刊出胡适的白话诗词8首,是中国新诗运动中出现的第一批白话新诗 。
第一本用白话写的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 。
而最早从思想艺术上显示一种崭新面貌,并为新诗地位的确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郭沫若的《女神》(1921) 。
新诗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诗歌较大的影响 。
这对新诗艺术方法的形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
众多诗人的探索和一些杰出诗人的创造,使新诗逐渐走向成熟和多样化 。
从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一直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 。
...
中国古典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格律诗词发展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尽管现在新诗是诗歌创作的主流,但有一点不容置疑:读古诗词的人还是比读新诗的人多,而且人们读新诗的目的多半停留于表面的欣赏,而读古诗词则在于心灵的深度陶治 。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诗词的发展与继承是可喜的 。
一、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特个性和精神风尚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作为古代科举考试的必修课目,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直接或简接地却都是深刻地影响并塑造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在气质 。
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寓理载道,可以说诗词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国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最生动、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 。
可以说,一部中国的诗歌史,就是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和文明史,因而诗词的至尊地位是其它门类的艺术无可替代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
中国人历来崇尚诗歌 。
古代的儿童进学伊始首先背的就是《三字经》,如今的小孩还未上学就会背唐诗;屈原在做完《离骚》之后悲 愤 跳 入汩罗江,陆放翁在题壁《示儿》之后瞑目,现代有很多 烈 士写下就义诗;古代墓志有诗,当今碑铭有诗,等等,都说明中国人与诗有不可分割的血脉联系 。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毛泽东说:旧体诗“一万年也打不倒 。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的特性和风尚 。
”因此可以说,诗歌造就了中国文化,也造就了中国的人文气质,否定古代诗歌,就等于是否定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