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仗诗词( 二 )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 。
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的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 。
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 。
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 。
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象《诗经》那样随便的 。
这个规则是:⑴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的;⑵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① 。
因此,象上面所举的《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 。
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 。
例如下面这副对子: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出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的:(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② 。
就修辞方面来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 。
“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
“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③,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 。
“头” 对“嘴”,“脚” 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 。
“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 。
“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 。
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
我想到的一些对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另外楼上朋友也给出了一些,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对仗是诗词中的一种什么特点? 对仗,又称对偶、排偶,是我国古代诗词格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
对仗是 由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发展而来的,是把表示相同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同一联 两句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呈现出相互映衬的状态,进而使语句更具有韵味,更能增强词的表现力 。
词韵、词的平仄和对仗等格律都是在律诗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的 。
要 研究词,可以先研究律诗 。
律诗研究明白了,词也就变得容易懂了 。
但是,词 的对仗与律诗的对仗有一定的区别:其一,律诗的对仗在原则上要求以平对 仄,以仄对平,而词的对仗则不限于平仄相对 。
如苏轼《江城子?猎词》: “左牵黄,右擎苍 。
”“左”对“右”就是仄对仄,“牵”对“击”、“黄” 对“苍”则是平对平 。
其二,词的对仗可以允许同字相对,如“千里冰封”对 tt万里雪飘”,又如“马蹄声碎”对“喇叭声咽”,“苍山如海”对“残阳如 血” 。
其三,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位置,而词是长短句,必须相连的两句字数 相同,才有配对的可能,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
—般来说,每片的 起首两句如果字数相同,就可用对仗 。
对偶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李绅《悯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无名氏《画》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
——王绩《野望》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杜甫《绝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洲 。
——崔颢《黄鹤楼》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
——杜甫《曲江对酒》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
——王勃《滕王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毛泽东诗词最讲究对仗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
——《沁园春·雪》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水调歌头·游泳》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
——《西江月·井冈山》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
——《七律·送瘟神二首》 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肃鬼唱歌 。
——《七律·送瘟神二首》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形容展望未来的诗词写法怎么样?
- 青春诗词|十首关于青春的诗歌,以青春为主题赞美歌颂青春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