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诗词鉴赏

朱熹诗词鉴赏

求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的鉴赏.要从哲学角度鉴赏中华文化课哲学篇... 朱熹《观书有感》是首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描绘事物本身感性的形象时,又蕴涵了理性的东西. 《观书有感》读书的时候,他忽然有一种感发,有一种体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不算大.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它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 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是一个代词,就像“我”、“你”、“他”这样的代词,它相当于“它”,“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什么呢?指代的“方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 为什么你是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我们说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他第三句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问“方塘”你怎么能够这么样地清澈?能够反映“天光云影”来,一个“清”字. 我们知道“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这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方塘”为什么能够这么“清”?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够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在水里边“天光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个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出处:唐宋诗词鉴赏--朱熹《观书有感二首》 (霍松林)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提问原题如下: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以下仅表我个人看法:1.写梅是为了渲染烘托作者此时的心情,是以寓情于景.至于如何体现寂寞惆怅的,诗中只有几树梅,但是还有雪压,梅在雪中独自绽放,自然是寂寞的,况且梅是高洁的,自然就是寂寞的了.清高之士皆寂寞啊.且作者睹花思美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吧.2.至于渲染烘托的定义,我认为不要过分苛求,这里既然突出梅花的品格,也是算将梅花拟人化了,所以完全可以理解.当然了,最终还是要突出表现人的情感.但但请注意,第8题问得是怎么样表现梅花的,而不是怎么么样表现人的情感的!所以回答是正确的.当然了这样做的目的还是为了作者的情感.所以是没有矛盾的.3作者想通过梅寄去自己的相思,一方面是以梅寄托自己的寂寞,另一方面是以花来喻美人,表达了自己对美人的赞美和思念.至于美人是谁,本人实在不知,不敢妄言,当然了也对诗歌的解读没有太大影响.以上仅个人观点.望能采纳.
朱熹的偶题赏析偶题三首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1〕 。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2〕 。
擘开苍峡吼奔雷〔3〕,万斛飞泉涌出来 。
梗枯槎无泊处〔4〕,一川寒碧自萦回〔5〕 。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
始悟真源行不断,倚筇随处弄潺盢〔6〕 。
【注释】〔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 。
《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 。
”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