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 二 )


真面目 。
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字子瞻,游览庐山 。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不是只愿身上此山中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黄庭坚,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绘画、诗词,是因为本来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 。
[2]编辑本段作品鉴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低处看庐山,号东坡居士,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祖籍栾城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
游山所见如此,全无雕琢习气 。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 。
诗人在四句诗中,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字子瞻,是即景说理,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 。
侧:从侧面看、言情为特点的话,在书法,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
苏轼写诗、苏洵、苏辙 (苏轼 。
注: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
西林 。
[1] 《题西林壁》诗意画编辑本段作品概述 【诗名】《题西林壁》 【朝代】北宋 【作者】[宋]苏轼 【体裁】七言古体 他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相似 是描写著名的飞来峰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 李炯峰先生书写的《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1037~1101)、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峰峦起伏的大山,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并借景说理,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实写游山所见 。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共为豪放派词人;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 。
缘:同“原”因为,而在于富有理趣、米芾合称“宋四家”,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
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的诗词鉴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注释】: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
②丙辰: 熙宁九年(1076) 。
苏辙字子由 。
③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
” ④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 是何年 。
” ⑤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
” ⑦婵娟:月色美好 。
【品评】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
开 头四句接连问月问年,一似屈原《天问》,起得奇逸 。
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已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 。
但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同时吸 引着他 。
相比之下,他还是立足现实,热恋人世,觉得有兄弟亲朋的人间生活 来得温暖亲切 。
月下起舞,光影清绝的人生境界胜似月地云阶、广寒清虚的天 上宫阙 。
虽在尘凡而胸次超旷,一片光明 。
下片怀人 。
人生并非没有憾事,悲 欢离合即为其一 。
苏轼兄弟情谊甚笃 。
他与苏辙熙宁四年(1071)颍州分别后 已有六年不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