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使用方法图解 蜀葵使用方法( 三 )


播种后的管理:播后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 , 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 , 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
天人菊
(二)扦插繁殖:用来扦插的枝条称为插穗 。通常结合摘心工作,把摘下来的粗壮、无病虫害的顶梢作为插穗,直接用顶梢扦插 。扦插后应注意以下管理:
温度:插穗生根的最适温度为18℃~25℃ , 低于18℃,插穗生根困难、缓慢;高于25℃ , 插穗的剪口容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烂,并且温度越高,腐烂的比例越大 。扦插后遇到低温时,保温的措施主要是用薄膜把用来扦插的花盆或容器包起来;扦插后温度太高温时,降温的措施主要是给插穗遮荫,要遮去阳光的50~80% , 同时,给插穗进行喷雾,每天3~5次,晴天温度较高喷的次数也较多,阴雨天温度较低温度较大,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
湿度:扦插后必须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 。可以通过给插穗进行喷雾来增加湿度 , 每天1~3次,晴天温度越高喷的次数越多,阴雨天温度越低喷的次数则少或不喷 。但过度地喷雾 , 插穗容易被病菌侵染而腐烂,因为很多种类的病菌就存在于水中 。
光照:扦插繁殖离不开阳光的照射,但是,光照越强,则插穗体内的温度越高,插穗的蒸腾作用越旺盛 , 消耗的水分越多,不利于插穗的成活 。因此,在扦插后必须把阳光遮掉50~80%,待根系长出后 , 再逐步移去遮光网:晴天时每天下午4:00除下遮光网,第二天上午9:00前盖上遮光网 。
天人菊
(三)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3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 , 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 , 厚约1~2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上盆用的基质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 。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园土+炉渣=3份+1份;草炭+炉渣+陶粒=2份+2份+1份;锯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 。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 。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4~6公分 , 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 , 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 , 避免烧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