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使用方法图解 蜀葵使用方法( 五 )


在种植前的培土时,应施入腐熟的堆肥作为基肥 , 生长期间可适当地追施化学肥料,以促进其正常生长 。
鸢尾的生态习性
鸢尾类中,除宿根类 , 均具有根茎 , 粗细依种类而异 。一般较耐寒,地上茎叶多在冬季枯死,春或初夏开花 。对土壤的要求依种类不同差异较大,大致上分成三类:喜生于排水良好而适度湿润的土壤者 , 如鸢尾、德国鸢尾;喜生于湿润土壤或浅水中者,如西伯利亚鸢尾;喜生于浅水或湿润土壤中者,如玉蝉花等 。这一类鸢尾 , 花芽分化多在秋季完成 , 春季根茎先端之顶芽生长开花,其顶芽两侧常发生数个侧芽,侧芽在春季生长后,形成新的根茎,并在秋季重新分化花芽 。
球根类鸢尾鳞茎较小 , 直径1厘米~3厘米,外具褐色皮膜 。喜冷凉,忌炎热,要求充足的阳光,9~10月生根,早春抽叶生长,初夏休眠,为秋植球根花卉 。
鸢尾的繁殖方法
宿根鸢尾常用分株繁殖,亦有播种者 。
分株繁殖,待根状茎伸长时即可进行,每隔2~4年进行一次,春季花后及秋季均可 。花后分株,花芽可在秋季分化,次年着花较好 。分割根茎时 , 每块以2~3芽为好,至少要具一芽 。播种应于种子成熟后立即进行,播后2~3年开花 。
球根鸢尾多用鳞茎繁殖,鳞茎可隔2~3年采收一次 。采收后 , 摊放于通风、干燥而冷凉处 , 其上所附子球及须根不要分离或除去 , 否则伤口会腐烂,应于秋季栽植时才分离 。亦可用腋芽、腋片、底盘、花茎等不同器官,通过组培方法培养新的球茎 。
鸢尾的栽培技术
宿根鸢尾,栽培比较粗放,但应根据对水分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立地条件和环境 , 湿生者要有充足的水分 , 而陆生者则对水分要适度控制 。
球根鸢尾除温暖地区露地栽培外 , 我国多作促成栽培 。促成栽培前,将鳞茎放在 1C~C下冷藏 60天左右,如要 12月开花,则需要在开花前 70天左右种植 。准备 2月开花的,在花前 50~60天栽植 , 前期置于 8 C~12 C条件下,待花莲渐抽出时,可渐升高至 20 C~24 C,浇水量也增加,并保持光照充足,通风良好 。切花时至少留叶2枚,以利鳞茎继续生长,茎叶枯萎后,及时挖起,贮藏温度以 27C~29C为宜 。
1、花絮
蜀葵原产我国 , 现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
蜀葵华色彩缤纷,鲜艳可爱 。《本草纲目》中称:“蜀葵似葵,花如木桂花,有五色 。……过小满后生茎,高五六尺 , 花似大木槿而大 , 有深红、浅红、紫、白色,单叶千叶之异 。昔人谓其疏茎密叶,翠萼艳花,金粉檀心者,颇善状之” 。蜀葵不仅花美色艳,而且还有向阳的特点 。历代诗人对此颇多赞赏 。宋人韩琦的诗云:“不入当时眼,其如向阳心” 。金人姚孝锡的诗云:“倾心知向日,布叶解承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