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花鸟的古典诗词( 四 )


很多学者都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精炼而易于传诵 。
这些“悯农”诗在传诵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其思想内涵传播给普通民众,从而激发他们的斗争热情和抗争精神 。
这是非常可贵的 。
“悯农”只是中国古典诗歌所体现出来的人文传统之一 。
即使在现代化脚步日益加快的今天,“悯农”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
相信我们在吟诵着“锄禾日当午”时,心里也一定会涌动着关爱劳动人民的情怀,并真诚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
2中国人自古以来是重气节的,这一点往往突出的表现为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
对于这一深厚的人文传统,我们可以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寻到佐证 。
谈及对国家及民族的忠贞,不得不提的是文天祥的诗句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他对南宋王朝的忠爱;“而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是他在故土被鞑虏强占后,撕心裂肺的悲痛与追恋;“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
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 。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稽首望南拜,著此泣血篇 。
百年尚哀痛,敢谓事已遄”,颠沛流离中,疾病缠身,却仍为故国愁断肠 。
待元兵攻破临安,文天洋被俘,囚于敌营,受尽屈辱,仍可以高声唱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在他生命即将终结之时,他仍是将他最高亢的一呼献给了他的国家,声嘶力竭的喊出“天地有正气” 。
文天祥的诗作中充斥着对于国家,对于民族的深深的热爱和不渝的忠贞,将他体内流淌的承载着民族气节与精神的血液流传下去 。
纵观历史,声声万古叹息,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与热爱植入了流淌了几千年的中国人的血液中,酿成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人文传统 。
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三国时期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从唐代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到宋代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从明朝于谦的“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到晚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这些诗句中充斥着我们中国人最悲壮的呐喊,最壮阔的情感,最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最引以为傲的民族气节 。
不论身处何地,对国家、民族的不渝永远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
如今,这一人文传统亦随我们来到了新的时代,一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
但我们却不能忘却或冷淡这一传统,因为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人们的团结和民族精神是推动其不断前行的动力 。
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对其本身的爱与信仰,任何微弱的打击都会使其难以抵抗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谨记!
【描写花鸟鱼的古诗词】作业帮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李白《月下独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描写花鸟鱼的古诗词花 闲暇随意莳花草,修身养性品自高 。
只恐名兰夜谢去,秉烛守花乐通宵 。
鸟 黝黑鹩哥爱哓哓,街坊老伯勤善调 。
伶牙俐齿吐雅语,“您好”“再见”客逍遥 。
虫 蝈蝈蟋蟀学童宠,鸣声悦耳院添容 。
天凉如水精神爽,斗气冲天乐融融 。
鱼 早出晚归父钓岸,风轻雨细微浪翻 。
肥鲤贪食亡香饵,乐煞老人捋须髯 。
描写花鸟草木的古诗???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 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