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部带容字的诗词( 四 )


也许 错开了的东西 我们真的应该遗忘了 。
28.什么叫快乐?就是掩饰自己的悲伤对每个人微笑 。
29.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 。
生活不是林黛玉 , 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
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 , 不过我指间烟云 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
30.记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 , 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 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 , 一滴一滴流淌干净 。
31.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 , 谁是谁生命的转轮 , 前世的尘 , 今世的风 , 无穷无尽的哀伤的精魂.我回过头去看自己成长的道路 , 一天一天地观望 , 我站在路边上 , 双手插在风衣的兜里看到无数的人群从我身边面无表情地走过 , 偶尔有人停下来对我微笑 , 灿若桃花 。
我知道这些停留下来的人终究会 成为我生命中的温暖 , 看到他们 , 我会想起不离不弃 。
32.这个城市没有草长莺飞的传说 , 它永远活在现实里面 , 快速的鼓点 , 匆忙的身影 , 麻木的眼神 , 虚假的笑容  , 而我正在被同化 。
33.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情 , 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 , 被我们忘记了;总有一天都会面目全非 , 时光没有教会我任何东西 , 却教会了我不要轻易去相信神话 。
34.风空空洞洞地吹过 。
一年又这么过去 。
而来年 , 还要这么过去 。
我不知道是安稳的背后隐藏着沮丧 , 还是沮丧里终归有安稳 。
只是我们 , 无法找到 。
35.一只野兽受了伤 , 它可以自己跑到一个山洞躲起来 , 然后自己舔舔伤口 , 自己坚持 , 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 , 它就受不了 。
36.伤口就像我一样 , 是个倔强的孩子 , 不肯愈合 , 因为内心是温暖潮湿的地方 , 适合任何东西生长 。
37.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 , 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
不管我随...
寻求诗词!!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 , 轻烟老树寒鸦 , 一点飞鸿影下 。
青山绿水 , 白草红叶黄花 。
诗意:天边是夕阳和稀疏的晚霞 , 不远处是一个孤零零的村落 , 我一眼望过去 , 只看到夜幕将要来临前的一点薄雾笼罩着的几棵老树和它身上栖息的乌鸦 。
不远处飞来一只孤雁 , 它那因为飞得较高而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 , 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 , 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 , 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小花 。
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 。
秋风引 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 , 就题发问 , 摇曳生姿 , 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 , 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 。
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 , 这一问 , 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 , 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 , 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
当然 , 秋风之来 , 既无影无迹 , 又无所不在 , 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 , 本是无可究诘的 。
这里虽以问语出之 , 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 , 接下来就宕开诗笔 , 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 。
这样 , 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 , 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
这前两句诗 , 合起来看 , 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 , 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雨夜 , 高斋闻雁来 。
”但韦诗是以我感物 , 以情会景 , 先写“归思” , 后写“闻雁” 。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 , 这样写 , “其情自深” , 如果“倒转说” , 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