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短评写作( 五 )


不要气别人,这是我的人生幸福三诀”,警句妙语获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既激发了作者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激发了不少同学想做“名人”的愿望 。
讲评时,第一堂课选出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类文,让学生按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评判,往往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
第二堂是自我展示课,这堂课格外活跃,展示者总能从自己的文章里找出一处又一处的闪光点,评论者也总能从馒头里挑出头发,谷子里挑出稗草,但最后展、评、师三方还是能达成共识的为了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鉴赏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
我认为首先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储备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其次要掌...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二、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体验 。
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做好写作准备 。
四、引起联想,点燃创作火花五、注重积累,丰富底蕴 。
六、捕捉机遇,增强写作信心七、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
八、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享受到一种成功的自豪感 。
阅读被誉为“打工诗人”刘洪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撰写一篇...1、它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打工者的真实状况 。
虽如此,他们仍顽强地生活着,如同“一只青蛙/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灵魂却在城市里/戴着镣铐跳舞” 。
2、刘洪希:《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道出了广大农民工两栖化生存的无奈选择 。
他们虽在城市工作,但生活和根子仍在家乡、农村 。
“青蛙”在城市里跳跃,“怀念着”“梦中的家园” 。
的确如此,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城市中,在... 3、《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在冷静的抒情背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悲凉,对打工者命运的无助与无告以及命运的不可知 。
4、戴着镣铐跳舞--打工诗人的诗歌 如刘洪希在《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中控诉道: 一只青蛙 身上流的是乡村的血 灵魂却在城市里 戴着镣铐跳舞 镣铐是什么? 就是那些“暂住证”,“收容”,以及限制与歧视的政策与作为弱势群体“话语权”的被剥夺 。
例文:刘洪希似乎一下子揪住了自己根性中最为疼痛的部分 。
这样的打工体悟,是从骨子里流出来的,是平实的或隐喻的,是写了打工者、打工者的情感与意识,包括打工生活带给人的焦虑、孤独和对意志的考验 。
这种打工感受,是真实的,细微的,也是富有诗意的 。
打工者生活在城市的底层,是城市最为特殊的群体 。
他们之于城市,正如青蛙是鱼中的异类 。
虽然这个城市的体温和气味与他们的身体紧密相连,然而,城市并不最终接纳他们 。
城市只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深渊,引诱着大家豪情万丈纵身一跃,却落得遍体鳞伤乃至粉身碎骨 。
他们找不到自己赖以生活的阳光、土壤与水分,等待他们的命运不是被“吃掉”,就是变成都市里的浮云、落叶和垃圾 。
他们匍匐在都市的各个角落,经历着为人所不齿的生活 。

【诗词短评写作】

他们的生命是那么的渺小、卑贱、无足轻重,他们也许根本就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无家可归 。
打工诗人身上有种隐蔽的理想和一般“青蛙”没有的气质,然而城市席卷一切的力量把他们吞噬得也很彻底 。
这种外形与真实、本质与身分、表像与内里之间的深渊,在刘洪希这里被验证为一首诗 。
《一只青蛙在城市里跳跃》在冷静的抒情背后蕴藏着一股巨大的悲凉,对打工者命运的无助与无告以及命运的不可知,通过“青蛙”的喻体表达了打工者冷峻的情感与无奈 。
除了面对自身的局限之外,城市对于他们的冷漠和轻蔑是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的 。
繁华的都市成了他们的栖息地,而这一切却又与他们无关 。
不管在现实中还是在精神上,城市只是他们的一处驿站,对于他们扎下根来的想法有着天然的排斥和恶意的嘲笑 。
对于都市而言,他们是城市的寄生虫和饭碗的争夺者;对于农村人而言,他们离开了土地,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 。
这样,对于他们的身分,我们很难以一种准确的名称来概括——这就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后果 。
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称呼往往是歧视性的“民工”,遭受着联防队员、居委会、公安局、劳动局等机构和团体的不公平管辖 。
其中,任何一家单位都足以使他们无法在城市安心立足 。
城市不是“青蛙”们苦苦寻找的欢乐的彼岸,当他们从乡村逃离,企图摆脱原来命运的时候,另一场宿命早已埋伏在他们的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