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里的梧桐( 八 )


碧纱秋月 ,  梧桐夜雨 ,  几回无寐! 楼高目断 , 天遥云黯 , 只堪憔悴 。
念兰堂红烛 ,  心长焰短 ,  向人垂泪 。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 ,  不信多情 ,  长恨离亭 , 泪滴春衫酒易醒 。
梧桐昨夜西风急 , 淡月胧明 ,  好梦频惊 ,  何处高楼雁一声? 《踏莎行》晏殊 碧海无波 , 瑶台有路 。
思量便合双飞去 。
当时轻别意中人 ,  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 , 香闺掩雾 。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 ,  梧桐叶上萧萧雨 。
《寂寞梧桐》“月如钩 ,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这两句描景 , 写后主所处的凄凉环境 。
他登上西楼 , 举头见新月如钩 , 钩起一串旧恨新愁;低头看桐荫深锁 , 锁住了满院清秋 。
凄凉的景物中 , 蕴含着深深的愁恨 , 景中有情 , 情溢景外 。
梧桐 , 在古典诗词中 , 从来就是个表现愁情的物象 , “梧桐树 , 三更雨 , 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依约相思碎语 , 夜凉桐叶声声”(陆甫之《清平乐》)“只有一枝梧叶 , 不知多少秋声”(张炎《清平乐》)等等 , 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 , “何处合成愁 , 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 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 。
处在这样秋色深锁的梧桐深院中 , 一般人也都会产生凄寒孤寂之感 , 何况是由君主沦为囚徒的李后主呢?昔日为君主之时 , 所居之地是“凤阁龙楼连霄汉 , 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 , 陪伴着的是“春殿嫔娥鱼贯列”(《玉楼春》) 。
而现在所居之地是“寂寞梧桐深院” , 陪伴他的是“月如钩” , 其内心的愁恨该是多么深长呀! 梧桐树也叫凤凰树 , 取“家有...
古诗词中几个常见意象赏析在文学创作中 , 文人常借周围的景物入诗入文 , 使原本客观的物象因承载创作者的情绪而蒙上一层主观色彩 。
这种被主观化的客观物象便被人称作意象 , 通过意象的使用 , 可以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 观海则则意溢于海”的境界 。
中国画讲求在尺幅之间表无穷意蕴 , 中国古诗词也如此 , 意象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
因此 , 想要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 就必须深剡理解意象的内在意蕴 。
愁苦的流水 。
水因其柔顺灵动、滋养万物的秉性被世人所珍爱 , 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 , 水更成了文人最钟爱的一种形象 。
在《道德经》中它是至善的品行;在《诗经》中它是爱情的背景;在《论语》中它是时光的倒影;而在更多的古诗词中 , 它则是文人骚客借以抒写无边愁绪的意象 。
南唐后主李煜在其绝命词词《虞美人》中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词人用用比喻手法将内心之愁比作一江东流的春水 , 这种种比喻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夸张做作 , 反而把无形的愁绪化作有形的流水 , 使读者更能清楚地感知作者的情绪 , 因而成为干古传诵的咏愁名句 。
李煜 , 一个曾享尽人间尊崇的皇帝 , 在沦落成囚居异邦的阶下囚后 , 于夜晚登上小楼 , 凝望明月 , 前尘的种种仿佛画片一样涌现在眼前;想到故国的雕栏玉砌可能还在 , 而自己已失了当时的模样 , 不禁感慨万千 , 止此时心中翻涌的愁绪也只有那汪洋恣肆、波涛翻滚、奔流不息的春水才足以描摹 。
自李煜后 , 以流水作为意象来写愁绪似乎成了文人黑客之间的一种共识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 , 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 , 用斩不断的流水嵛自己难消的不得志之愁;王勃《山中》“长江悲已滞 , 万里念将归 。
况属高风晚 , 山山黄叶飞” , 以滚滚东流之水对比自己长期的羁旅之愁;唐五代韩氏《题叶》“流水何太急 , 深深宫尽日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