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巧古诗词化用(12)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 , 扬言以切事者也 。
”朱熹说:“比者 , 以彼物比此物也 。
”如 , 《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
兴:是托物起兴 , 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 , 起也 。
取譬引类 , 起发己心 , 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 , 皆兴辞也 。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 ,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
”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
这三种表现手法 , 一直流传下来 , 常常综合运用 , 互相补充 , 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 , 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 , 运用也灵活多变 , 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 , 难以尽述 。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 , 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 , 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 。
在诗歌中 , 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 。
象征 , 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 , 但在现代诗歌中 , 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 , 这是应予注意的 。
用现代的观点来说 ,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 , 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 , 或方于貌 , 或拟于心 , 或譬于事 。
”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 , 便有许多例证 。
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 , 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 , 或以人拟物 。
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 /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 /在我的心里荡漾 。
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 。
以人拟物的 , 如 , 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 。
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 , 把我比作灯火 。
当然 , 归根结底 , 实质还是“拟人” 。
2.夸张 。
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 , 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 , 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 。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 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 , 虽然并非事实真相 , 但他所塑造的形象 , 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 , 表达了诗人的激情 , 读者不但能够接受 , 而且能信服 , 很惊喜 。
然而这种夸张 , 必须是艺术的、美的 , 不能过于荒诞 , 或太实、太俗 。
如 , 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 , 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 。
”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 , 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
3.借代 。
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 。
它与比拟有相似 之处 , 但又有所不同 , 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 , 一方较为抽象 , 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 , 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 , 以引发读者的联想 。
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 , 给感情以衣裳 , 给声音以彩色 , 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
” 塑造诗歌形象 , 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 , 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 , 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 , 做到有声有色 , 生动新颖 。
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 , 僧推月下门” , 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 。
究竟是“推”还是“敲” , 他拿不定主意 , 便用手作推敲状 , 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 , 此人乃大文豪韩愈 , 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 , 贾据实相告 , 韩沉吟良久 , 说还是用敲字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