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 议论文

古典诗词 议论文

关于赞美古典诗词作文800乘一叶孤舟,重游历史长河 。
最摄我心魂的,依旧是那嫽人的古诗词 。
——题记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
古诗词,我喜欢 。
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我喜欢 。
唱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随机浮现在眼前,我喜欢 。
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我喜欢 。
在我看来,白话文太过单调,文言文太过枯燥 。
唯有古诗词,我打心眼儿里喜欢 。
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时,想想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满腔的热血,那豪情壮志,我欣赏,我敬佩,我说要向杜甫学习,我要吃透这句诗,我要奋发,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挥洒过后,一览成功的喜悦!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
夜深人静之时,我细赏古诗词,皎洁的月光洒下凄美的种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写出“散荃染别离,落苕抑割舍”的原创 。
哦,可爱的古诗词,领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
日落黄昏之迹,花败叶凋之痕,皆被古诗词揽入心中 。
阅读后,便刻入了我的灵魂 。
轻吟“我是断了线的纸鸢,无人懂就任其消散 。
化为一缕炊烟,岁月将其搁浅,又拂诗篇,可别越走越远 。
有了姽婳般的这些字眼,我不再是断弦 。
风又澜起,我的心扉不散 。
”从古诗词中,我学会了好多 。
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风平浪静 。
既然这样,那我就学会承受,携手我最爱的古诗词,与所谓的命运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叶孤帆,风浪太大 。
我曾因此而沉沦,是古诗词教会我要坚强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我立誓要惊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澜!未来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 。
我有古诗词,我会稳坐我的小船,为梦而扬帆 。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
”小草尚此坚强,我自然不该怯步 。
我们大家,都该如此 。
古诗词,对你,言无尽、情更是无尽!...
以《古典诗词》为话题的作文 。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雨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面是一种重要的意象 。
诗人或词人借景抒情,往往用雨,听雨更是古人的一种喜好,而雨声在诗词里面,更是让人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享受丰富的审美体验 。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是谁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 。
”有情人的生活情趣都浸润在这雨打芭蕉的声音之中了 。
雨打芭蕉是中国传统审美中的特色之一,看到芭蕉不由便想起了风雨 。
在中国的审美传统中,除了雨打芭蕉,还有雨打梧桐 。
梧桐雨也如芭蕉雨一样,令人心醉抑或心碎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点点滴滴”这种微弱而凄清的雨声,滴落在词人的耳里,更滴落在她的心上 。
我们的心也被打动了,这是令人心碎的雨声 。
雨打荷叶也别有一番风味 。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残)荷听雨声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连绵的秋雨敲击在凋衰的荷叶上,这低沉深远的意境与羁旅漂泊的情韵,难免使人联想到凄冷的人生风雨 。
平凡的残荷,平常的雨,两者碰撞在一起却激荡起我们心灵的涟漪,仔细倾听,含英咀华,那隽永的情味就幽幽地飘逸出来 。
春天的雨往往给人喜悦的感受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
”(杜甫《赠卫八处士》)你能听到雨剪春韭的声音吗?是雨声在响,还是拨高的春韭发出成长的欢歌?然而人生的聚散离合却给诗人平添许多感慨 。
当然,春雨的是给人以希望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春天的夜里,绵绵密密的细雨只为润物,不求人知 。
诗人倾耳细听,听不清楚,只好出门去看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