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能够证明什么,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 二 )


【河姆渡遗址能够证明什么,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分期和年代
河姆渡遗址的第4、3层和第2、1层,分别代表河姆渡文化的早、晚两期 。①早期:约前5000~前4000年 。陶系简单,夹炭黑陶占绝对优势 。除磨平素面外,绳纹较多 , 刻划的几何图案花纹和动植物图案突出 。主要器形有敛口或敞口肩脊釜、直口筒式釜、颈部双耳大口罐、宽沿浅盘、斜腹盆、环形单把钵、大圈足豆、盆形甑、块状体支脚等 。石器种类少 , 一般磨制不精,斧、锛较厚硕,主要石器工具中未见穿孔者 。②晚期:约前4000~前3300 年 。夹砂红陶、红灰陶数量最多 。前段的泥质红陶外壁红内壁黑,常施红陶衣;后段的泥质红陶表里色泽一致,很少施陶衣 。沿用绳纹,出现镂孔纹饰 。新出现鼎、落地式把两足异形□、垂囊式□ 。其他主要器形还有敞口鸡冠耳釜、敞口扁腹釜、牛鼻耳罐、折沿罐、镂孔豆、空腹倾斜体支脚 。石器多通体磨光,出现了扁平长条石锛,穿孔石斧、长方形双孔石刀和石纺轮 。
农业和家畜饲养
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 。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 。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 。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 , 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 , 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 。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姆渡文化代表性的农具有骨耜,仅河姆渡一处就出土上百件 。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肩臼处一般穿凿横銎,骨质较薄者则无銎而将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竖槽并在其两侧各凿一孔 。还发现了安装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内,横銎里穿绕多圈藤条以缚紧 , 顶端作成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捉手孔 。此外,还有很少的木耜、穿孔石斧,双孔石刀和长近1米的舂米木杵等 。
家畜主要有猪、狗 。破碎的猪骨和牙齿到处可见 , 并发现体态肥胖的陶猪和方口陶钵上刻的猪纹 。有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像 , 大体是家畜饲养依附于农业的一种反映 。此外,还出土较多的水牛骨头 , 可能牛也已被驯养 。
渔猎
河姆渡出土大量野生动物遗骨,计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共40多种 。绝大多数是梅花鹿、水鹿、四不象(麋鹿)、麂、獐等鹿科动物 , 仅鹿角即有 400多件 。鸟、鱼、龟、鳖遗骨数量也不少 。还发现有极少的亚洲象、苏门犀、红面猴等温热地带动物的遗骸 。骨镞达千余件之多,以铤部不对称的长锋或短锋斜铤镞较富特色,另有窄长锋柳叶形镞、钝尖或锐尖的锥形带铤镞等形制 。未见网坠之类渔具,而存在大量鱼骨,有些骨镞当兼用于射鱼 。其他渔猎工具还有木矛、骨鱼镖等 。柄叶连体木桨的发现,说明已有舟楫之便,除用于交通外,可能也在渔捞活动中乘用 。利用禽类骨管雕孔制成的骨哨,既是一种乐器,狩猎时也可吹音用以诱捕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