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运用想象的句子

古典诗词运用想象的句子

古诗词中,运用想象的句子有哪些?1.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2.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3.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4.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5. 飞流直下三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1、《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 【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 , 却话巴山夜雨时 。
2、《静夜思》作者:李白 【唐代】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3、《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者:苏轼 【北宋】丙辰中秋 , 欢饮达旦 , 大醉 , 作此篇 , 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不知天上宫阙 , 今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 。
起舞弄清影 , 何似在人间?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 , 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 , 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 , 都护铁衣冷难着 。
5、《望庐山瀑布》李白(唐代)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作者奇特的想象.在古典诗...1、我欲乘风归去 , 又恐琼楼玉宇 , 高处不胜寒.--苏轼2、西上莲花山 , 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 , 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 , 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 , 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 , 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 , 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 , 豺狼尽冠缨.----李白3、飞流直下三千尺 , 疑是银河落九天.3、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古诗词中运用通感的句子利用通感的诗句:1、黄鹤楼中吹玉笛 , 江城五月落梅花 。
2、来时万缕弄轻黄 , 去日飞球满路旁 。
附录1、《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鉴赏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 , 西望长安不见家 。
黄鹤楼中吹玉笛 , 江城五月落梅花 。
【赏析】: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 , 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
西汉的贾谊 , 因指责时政 , 受到权臣的谗毁 , 贬官长沙 。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 , 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 。
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
“一为迁客去长沙” , 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 , 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 , 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
但政治上的打击 , 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 。
在流放途中 , 他不禁“西望长安” , 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 , 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
然而 , 长安万里迢迢 , 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 , 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 , 不免感到惆怅 。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 , 感到格外凄凉 , 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 。
”江城五月 , 正当初夏 , 当然是没有梅花的 , 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 , 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 , 景象虽美 , 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 , 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 。
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 , 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
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 , 由听觉诉诸视觉 , 通感交织 , 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 , 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