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礁石的诗词

描写礁石的诗词

艾青的礁石 礁 石 艾青 一个浪 , 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 , 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 , 看着海洋…… 1954年艾青(1910--1996) , 原名蒋海澄 。
《礁石》这首诗是艾青1954年7月写的一首短诗 。
在一般人的笔下 , 礁石总是被描写成阻塞航道、碰毁船只的丑恶事物 , 但艾青则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描写它 。
礁石屹立在海上 , 受到的恰恰是海浪无休止的袭击 。
为了求得生存 , 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 , 而且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 , “象刀砍过一样” , 但仍巍然屹立 , 含着微笑 , 看着海洋 。
诚如诗人所说:“作为一个民族 , 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个人 , 遇到连续的迫害该怎么办呢?”“这也只是从受到‘无休止地扑过来’的‘礁石’的角度所应采取的态度——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呢?然而有人说礁石是‘与大大小小的航船为敌的’……他完全忘掉礁石是不可移动的 , 应该则‘大大小小的航船’不要去碰那顽固不化的礁石 。
这就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不同的结果 。
”(《艾青诗选?序》)可见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
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 。
在《礁石》一诗中 , 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 , 不仅使礁石人格化 , 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 , 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
全诗语言精炼 , 形象生动 , 含蓄蕴藉 , 寓意深刻 , 是诗人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 “通过自己的心去写”的结果 。
礁石》艾青的这首诗有什么意义这是一首咏物诗 , 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 , 塑造了搏击风浪 , 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 。
诗中用一个动词「扑」以拟人化的手法 , 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 , 前边用「无休止」来修饰「浪」发起冲击的频率之快 , 更能烘托出海浪的来势汹汹 。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 , 散开······」一句与前面写海浪的猛烈形成鲜明的对比 , 以动衬静 , 虽是直接写海浪 , 却间接的刻画了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不畏风浪 。
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 ,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著微笑 , 看著海洋······」 。
这足以见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 , 这也正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 , 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 , 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
本诗上一节侧重表现海浪 , 下一节侧重表现礁石的斗争精神 。
诗人运用拟人化修辞手法 , 这样更集中、凝练 , 形象感更强 。
「礁石」像是一尊「诗雕塑」 , 形成一种「美的凝聚」 。
本诗又运用了象徵的写作手法 , 写的虽然是自然界海洋但又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海洋 , 更多的是人类生活的海洋 , 在诗人笔下 , 「礁石」不仅象徵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 , 更象徵了我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
礁石这首诗赞美的是什么?异乡的海韵 , 落日的余辉. 海退潮了 , 恋恋地与温柔的沙滩吻别. 沙滩敞开了她永恒的心扉期待 , 期待...... 我看到他的前额 , 光光的滑滑的.倔强地突兀着 , 在回望着什么 , 在叹息着什么.......他静静地 , 静静地想着...岁月曾经的潮水. 昏黄的街灯 , 烟波的海面. 浪滚动着 , 轻轻发出声声呼唤. 呼唤中几分哀愁 , 几分苍凉. 我看到了他的双眸 , 抑抑的郁郁的闪烁着 , 在诉说着什么 , 低语着什么......他深深的沉默着......生活曾经的无奈....... 墨汁撒了一海 , 马上导向了天空. 夜 , 娇嗔着.羞涩的撩起蒙蒙雾水. 我看到了他一袭黑衣 , 苍劲的洒脱着什么捡拾着什么 , 他悠悠的长吁......命运曾经的钦定...... <四> 晚秋的空气 , 清清的海寂. 海累了 , 疲惫的整好自己的睡衣..... 我看到了他的背景 , 深深约约的 , 孤单地挪动着 , 在记起什么 , 在忘却什么......他眷眷的微笑着.......微笑着...... 走向海天一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