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初中诗词鉴赏( 四 )


诗人劈头一句,就告诫他们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
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 。
作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 。
“九日枝枝近鬓毛”,紧承首句点题 。
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阳节 。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和赏菊的习惯,饮菊花酒,佩茱萸囊,还采撷菊花插戴于鬓上 。
诗人提起这古老的传统风习,就是暗点一个“菊”字,同时照应首句,说明人们与王孙公子不一样,对于菊是非常喜爱尊重的 。
这两句,从不同的人对菊的不同态度,初步点出菊的高洁 。
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着重处,集中地写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
“露湿秋香满池岸”,寥寥七字,写秋天早晨景象: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跃然纸上 。
在这里,“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 。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 。
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 。
诗人在描写了菊的气质以后,很自然地归结到咏菊的主旨:“由来不羡瓦松高” 。
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 。
初唐崇文馆学士崔融曾作《瓦松赋》,其自序云:“崇文馆瓦松者,产于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 。
”瓦松虽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桐君(医师)莫赏,梓匠(木工)难甄” 。
作者以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而瓦松虽踞高位,实际上“在人无用,在物无成” 。
在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 。
“由来”与“不羡”相应,更加重了语气,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气节 。
这结尾一句使诗的主题在此得到了抉示,诗意得到了升华 。
咏物诗不能没有物,但亦不能为写物而写物 。
纯粹写物,即使逼真,也不过是“袭貌遗神”,毫无生气 。
此诗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
菊,简直就是诗人自己的象征 。
郑谷是有才,题目是菊,但通篇不用一个菊字,但句句写菊 。
“王孙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种野生草,个头较高,从外形看,与菊苗太大的差别,养尊处优的公子王孙们,是很容易把菊苗当作蓬蒿的 。
作者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训斥王孙公子“菊草不分” 。
其实这是鄙视他们不识人才 。
下一句就更能看出作者的用意了 。
“九日枝枝近鬓毛”,每年阴历九月九日,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重阳节,这一天,我们的先人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囊,把菊花插戴于鬓上 。
这第二句是说,菊苗到了重阳节,就会开出美丽的花朵,这与蓬蒿有了本质的区别 。
你看,一枝又一枝的菊花插在大家的鬓发间 。
请问:有乱插蓬蒿的吗?哈哈没有 。
这第二句,作者作为菊花是多么自豪啊,人们终于认识到它的价值 。
作为绝句,三、四两句自是全诗的着重处,有名家这样分析第三句: “露湿秋香满池岸”写出了菊花的美丽高洁,(其实是写自己的多才与高洁)“太阳初升,丛丛秀菊,饱含露水,湿润晶莹,明艳可爱;缕缕幽香,飘满池岸,令人心旷神怡 。
“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 。
“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 。
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环境、特定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的魅力 。
”(引自名家赏析) 第四句进一步升华,“由来不羡瓦松高 。
”瓦松是一种寄生在瓦檐处的植物,老房子上都有 。
“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 。
”“高不及尺”,基本没有什么用处 。
作者以野外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意在说明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地,却高洁美丽人见人爱;而瓦松只是踞于高位,实际上一无所用 。
我们可以明白了,作者是说自己有才干有品德所以不羡慕那些只是身处高位但没有专长的庸才 。
菊,就是诗人的自画像 。
你也能如此画自己吗? 我还想说的是,自傲一定有有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