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的诗词( 八 )


《七发》辞采华美,气势壮观 。
其中“观涛”一节写得繁音促节,气壮神旺,令人怵目惊心,如临其境 。
《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 。
以枚乘的《七发》为开端,这种艺术手法定型为一种模式,称“七体”,后世模仿者很多,如曹植的《七启》,张协的《七命》 。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枚乘作《七发》,创意造端”,“盖文章领袖” 。
由此可见,淮安文学史,从开始起步时,就有领袖般水准 。
枚乘去世后,汉武帝得知他还有一个儿子枚皋,便召他进京为郎官 。
枚皋写作速度很快,写赋有百余篇,当时亦大有名气 。
但遗憾的是,他的作品一篇也没有留下来 。
“建安七子”真风流 “父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曹操读着这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文章,一方面为文章的铺张扬历纵横驰骋而折服,一方面又为文章如此辱骂自己的父而愤怒,以至最后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俘虏了文章的作者后,怒斥道:你起草文告骂我也就罢了,我父亲关你何事要受你辱骂?不过最后曹操重人才,还是放过了各为其主的文章作者,将他收在自己门下作了司空军师祭酒,主管记室 。
这文章的作者,便是东汉末年出生在广陵射阳(今淮安境内楚州东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字孔璋 。
他的这篇檄文,共1471字,排比对偶,显示着散文骈体化趋势,是骈文的趋形 。
以他这篇文章开始,文学史上出现了“书檄”这种文体,如之后的骆宾王《讨武曌檄》等 。
陈琳还作诗,留下的共有4首,其中乐府诗《钦马长城窟行》,共28句,写了人民徭役之苦 。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
”全诗民歌的色彩很浓,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溢于言表,读来让人泪流不止 。
由是,淮安人陈琳位列“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中的第二位,是当之无愧的 。
第三届淮扬菜美食节·淮安文学史(3) 南朝乐府一大家 文人中要说命不好的,怕要数鲍照了 。
但虽为小官,一生不得志,生前文学成就就很高名气也很大的文人,也当数鲍照 。
《江苏省志·文学志》称:南朝刘宋王朝时,提到田园诗,必想到谢灵运,但要提起当时的乐府体诗,当推鲍照了 。
鲍照(约公元412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涟水境内)人 。
鲍照少时家世贫贱,曾从事农耕,但他志向远大,喜读诗书 。
只是魏晋以后,门阀制度盛行,高官皆出自高门士族,所以像鲍照这样出身微寒的知识分子,命运中只能是悲惨了 。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26岁的鲍照进谒当时为江州刺史的临川王刘义庆,但未获接见 。
鲍照进而希望用贡诗言志的方法,在刘义庆面前展露自己出众的才志,却被告诫说:“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
”鲍照勃然大怒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干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南史》本传)此次贡诗言志,他终被刘义庆留在幕下供职 。
刘义庆死后,他又在始兴王府中担任了同样的职务,直到元嘉末年 。
宋孝武帝为了削弱台阁大臣的权力,开始提拔一些寒门出身的近臣 。
鲍照于孝武帝考建初年(公元454年)任海虞令,继官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入侍孝武帝 。
但不久又因不甘卑躬屈节而被贬为秣陵令、永嘉令 。
武帝大明六年(公元462年)以后,鲍照为临海王荆州刺史刘子顼前军参...
有哪些描写沈阳的诗句?1. 《哀沈阳》马君武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当行 。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
2. 《赠别》许晓轩相逢狱里倍相亲,共话雄图叹未成 。
临别无言唯翘首,联军已薄沈阳城 。
3. 《南乡子》李之仪睡起绕回塘 。
不见衔泥燕子忙 。
前日花梢都绿遍,西墙 。
犹有轻风递暗香 。
步懒恰寻床 。
卧看游丝到地长 。
自恨无聊常病酒,凄凉 。
岂有才情似沈阳 。
4. 《赠乔二郎》吕岩水火都来两半间,卦候翻成地天泰 。
一浮一沈阳炼阴,阴尽方知此理深 。
到底根元是何物,分明只是水中金 。
乔公乔公急下手,莫逐乌飞兼兔走 。
何如修炼作真人,尘世浮生终不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