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的诗词( 四 )


移栽始闽峤,近乃处处有 。
烈日炙叶干,黄丝细如绺 。
筠筒烟一缕,相习以口受 。
肺腑非铁石,火攻奚可狃 。
奈何今时人,嗜此不去手 。
縻财更妨功,滥觞起谁谋 。
安得拔其根,卮茜种千亩 。
”7、又如朱圣基的《七绝》,更是忧心栽种淡巴菰占地太多,恐致江南无地种桑麻:“金钱玉管写家家,那羡芸醪与品茶 。
只恐巴菰好风味,江南无地种桑麻 。
”8、康熙二十年( 1681 ),黎士弘在《仁恕堂笔记》中对烟草有“今则无地不种,无人不食,约天下一岁之费,以千万计”的议论 。
9、清康熙进士张翔凤的《种烟行》,描述了农民为着厚利而普植烟草,致使粮食减产米价大贵,因此主张严禁种烟和吸烟:“闽囝手携三尺锄,囊里几粒淡巴菰 。
逢人说烟鼓咙胡,一筒抵得酒一壶 。
亦不饮食筋骨舒,种烟之利与禾殊 。
种禾只收利三倍,种烟还获十倍租 。
沙田种烟烟叶瘦,山田种烟烟味枯 。
根长全赖地肥力,气厚丰藉土膏腴 。
越人嗜烟如嗜鼠,宁可朝爨缺不厨 。
黠者招囝充力作,上田百亩种九区 。
可怜力薄苗叶短,不似烟叶高扶疏 。
憎苗爱烟户相告,老农傍睨欲色癯 。
吁嗟老农勿健羡,此物鸠毒奇莫居 。
食多积日烦劀杀,肝肾焦灼劳医巫 。
弃灰往往成失火,焚烧庐舍殃池鱼 。
我闻前明有厉禁,稍因瘴卒宽其诛 。
无米令人俱饿死,无烟岂遂伤毛肤 。
昔年眼见鬻烟贾,掘田筑室穿清渠 。
此来米价真大贵,里中恶少攫肉乌 。
太仓掬米一掬珠,陈胔争啖如花猪 。
种烟利厚趋者众,有田不稼将何如!”10、蔡家琬《烟谱》记载了清代中叶流行的一条民谚:“一日吃烟钱,多似一日吃盐钱 。
”11、包世臣《安吴四种》中曾为吃烟算过一笔帐:“数十年前,吃烟者十人而二三;今则山陬海澨,男女大小,莫不吃烟 。
牵算每人每日所费不下七八文,拾口之家,终岁吃烟之费不下数十金 。
”12、在烟草流行之前,人间生活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
在清代烟草广泛流行之后,烟草并列为生活中的八件事,其开支也是避免不了的 。
清嘉庆年间江苏同里周玉涛写了一首《戒嗜烟》的五言古诗,即反映这种情形:“开门七件事,事事皆难少 。
迩来门一开,又添吃烟草 。
口渴不能解,腹饥不能饱;藉以为消闲,群情鹜若宝 。
自小学时样,垂老心不老 。
日费几青钱,积箕亦浩浩!况复损精神,养生乖正道 。
无益而有害,此义鲜探讨 。
我爱玉堂子,素心不轻掉 。
利害相循环,原委加详考 。
搦管成百篇,布登梨与枣 。
大为世道忧,非心扌离才藻 。
所愿读其词,领略语言表 。
毋为烟大仙,脱屣除烦恼 。
戒嗜为第一,寡欲自妍好 。
不共老趋炎,朱颜足永葆 。
”13、陈琮辑纂的《烟草谱》强调指出:“凡食烟者,宾朋宴会,云雾塞空,不特俯仰唾涕,恶态毕具,往往余灰未尽,延烧物件 。
”书中讲述了一位叫汪有堂的人,他一生不吃烟,人问其故,他说:“兰惠至香,有烟而兰惠不香...
关于唐代写三亚的诗句~展开全部 从西岛归来,已是下午四时多了,阳光也不似中午那般骄人了 。
我们再来到天涯海角开始新的寻觅 。
公园门口有副对联,是套唐人张九龄的五言律诗《望月怀远》中的二句,曰:“海南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然套得生硬了些,但用在天涯海角这个人们翘首企盼的地方,烘托独具一格的美景雅韵,倒也别有情趣 。
步入公园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条通向海边的大道,中间是一个个遍植花卉的大小花坛,品种繁多,花香醉人,二旁是茂密的椰林,许多树上还挂着沉甸甸的椰子 。
路的尽头就是有名的“日月双星”,二座交叉的石礁傲指苍穹,再往前就是无边的大海,浪花在双星礁旁奔突喧虺,不时溅起银珠绿玉,海南人用一句椰风海韵来概括如此的意境,恰如一杯浓淡得当的兴隆咖啡,品味着眼前的美景,留给人的恰是无限隽永的回味和遐思 。
从“日月双星”北行,沿着海湾划出的一条弯弯的园弧踏进沙滩 。
园弧的这一边是星罗棋布的乱礁怪石,岸边满是青翠的椰子树,或是挺拔向上,象一把把撑开的雨伞;或是横向逸出,象一尊尊大炮指向海疆 。
园弧的那一边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滩,沙滩上堆垒着一座座奇峰异石,无垠的大海似乎也得到了舒展的机会,裹携着滚滚波涛向沙滩拥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