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诗词( 二 )


在辗转流传过程中 , 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 , 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 , 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 。
如今 , 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馆 , 后段藏于台湾 。
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 , 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
编辑本段创作过程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 , 于至正十年完成 。
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 , 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 。
为纸本水墨画 , 宽33厘米 , 长636.9厘米 , 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 。
黄公望 , 字子久 , 号一峰 , 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 , 少有大志 , 青年有为 , 中年受人牵连入狱 , 饱尝磨难 , 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 , 师法董源、巨然 , 潜心学习山水画 , 出名时 , 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
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 , 呕心沥血 , 历时数载 , 终于在年过八旬时 , 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
它以长卷的形式 ,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 峰峦叠翠 , 松石挺秀 , 云山烟树 , 沙汀村舍 , 布局疏密有致 , 变幻无穷 , 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 , 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 , 达到了“山川浑厚 , 草木华滋”的境界 。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 , 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 , 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 。
他在《山水诀》中 , 明确提到模写 。
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 , 或于好景处 , 见树有怪异 , 便当模写之 。
”子久作品存世不多 , 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 。
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 , 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 , “袖携纸笔 , 凡遇景物 , 辍即模记” 。
此画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年) , 此时子久年近八旬 , 画中所题文字表明 , 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 。
...
富春山居图描绘了画家黄公望怎样的心境和情怀富春山居图鉴赏一、背景介绍《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为好友无用师所绘的作品 , 创作于1347年至1350年 , 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 , 山和水的布臵疏密有致 , 墨色浓淡干湿并用 , 用墨秀润淡雅 , 但气度不凡、极富变化 , 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 被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 。
此画作非一气呵成 , 黄公望在题跋提到这幅画从至正7年一直画到至正10年 , 他会随身带着依兴致添加笔墨 , 反复画了好几年 , 使其前段和后段不尽相同 。
明朝末年 , 《富春山居图》原为董其昌收藏 , 后几经辗转流离 , 传至收藏家吴洪裕手中 。
吴洪裕对其痴迷到决定死前焚图殉葬 , 是其侄子火中取画 , 才救下了这幅绝世佳品 。
但画卷从此成残卷 , 焚成两截 。
前段较小 , 因画中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 , 定名为“剩山图” , 流落民间;后段画幅较长 , 现通称为“无用师卷” , 后被清廷收藏 。
1933年 , 为避日军战火浩劫 , “无用师卷”随故宫重要文物南迁 , 15年辗转过四川、贵州、南京等多地 , 最终被运至台湾 ,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而“剩山图”也在几经流沛后 , 于1956年走进浙江省博物馆 , 成为该馆半个世纪以来的“镇馆之宝” 。
二、艺术价值首先 , 中国绘画史上有两大高峰 , 一个是宋代 , 一个是元代 。
元代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一个成熟期 , 以《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传统人文画对后代明清山水画主流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 , 元代黄公望本身成就很大 , 《富春山居图》是他最经典的代表画作 , 同时其在历史上留存下来的作品并不多 , 后世有艺术家将此画同王羲之的《兰亭序》相提并论 , 因此这件作品无论是它本身的艺术价值 , 还是历史珍稀程度 , 都是十分巨大的;此外 , 这件作品引起许多人关注 , 还在于它所描绘的场景 , 有让人产生一种可居可游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