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诗词( 三 )


其次 , 在历史价值方面 , 《富春山居图》是填补古代历史空白的极好史料 。
元朝重武轻文文人不受重视 , 隐居南方 , 黄公望是其中之一人 , 他经常与倪云林、王叔明、吴仲圭、曹知白等大文人相聚 , 合作山水画 , 所以《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其实是元朝社会士人文化群体、爱好艺术时代精神、名士缙绅个人风格等历史背景的综合反映 。
最后 , 在艺术价值上 , 通过《富春山居图》可以看到元代蒙古文化对中原文化尤其是南方文化影响不大 , 南方士人如黄公望仍继承著宋代传统本位文化 , 诗、文、书、画创作仍然是他们的情趣 。
《富春山居图》婉委地表达了元代文人画家自甘隐逸、寓兴和平的心情 , 这就是《富春山居图》艺术价值所在 。
三、表现内容该图卷长达两丈 , 描绘了富春桐庐山水 , 江水平静 , 峰峦起伏 , 点缀丛林亭舍 , 疏密相间 , 吸收了董巨披麻皴而更加简括 , 显示了深厚的笔墨功力 。
清初画家恽寿平在赞赏此图时说:“凡数十峰 , 一峰一状 , 数百树一树一态 , 雄秀苍茫 , 变化极矣 。
”这幅作品在元代山水画中确是一幅从真山真水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杰作 。
历代文人都珍视这幅画 。
据记载 , 此图在明清两代 , 曾为许多人收藏 。
明代成化年间为苏州著名画家沈周收藏 , 万历年间转归松江董其昌名下 , 后又为宜兴吴正志所有 。
吴正志传给他的儿子吴洪裕 , 吴洪裕爱若至宝 , 寝食与共 , 临死前竟将此图投入火中 , “殉以为葬”幸而他的侄子吴子文从炉火中抢救出来 , 但前面已经烧去了一些 。
吴家把第一节烧剩的部分裁割下来 , 从此 , 这一图卷就分成了长短两段 。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 , 宽33厘米 , 长636.9厘米 , 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晚年的杰作 , 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 ,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 可谓空前绝后 , 历代莫及 。
黄公望 , 字子久 , 号一峰 , 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 , 少有大志 , 青年有为 , 中年受人牵连入狱 , 饱尝磨难 , 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 , 师法董源、巨然 , 潜心学习山水画 , 出名时 , 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 。
黄公望晚年久居富春江一带 , 他经常身背行囊 , 内置笔墨画具 , 但见好景便一一绘下 , 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山水素材 。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 , 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 , 通过长时间精巧的构思和数年埋头作画 , 最终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
这幅画长六米多 , 黄公望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得以完成 。
《富春山居图》以长卷的形式 , 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 峰峦起伏 , 林木萧疏 , 浅水平滩 , 坡石沙洲 。
山石回旋辗转 , 丛林散布于山下江畔 , 村落掩映在山谷林间 。
亭台渔舟、草木树石 。
小桥飞泉 , 景随人迁 , 令人目不暇接 。
布局疏密有致 , 变幻无穷 , 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 , 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 , 达到了“山川浑厚 , 草木华滋”的境界 , 好一江南瑰丽的秋天景致 。
黄公望用一种苍劲干练的笔墨技巧 , 秀丽简远的笔风将富春江畔的景色书写的酣畅淋漓 。
他的用墨富于变化而不杂乱 , 用笔随景物而变化 。
画山用干笔擦出大披麻皴 , 画树石用墨点染 。
笔势潇洒秀润 , 墨色透明凝重 。
用淡墨画山石 , 用浓墨点横苔 , 高山采用纵向的披麻皴 , 平川点上横卧的点子、线条 , 点线相间 , 浓淡交错 , 形成独特的笔墨节奏感 。
在浓墨润泽的树林对比之下 , 山峦显得白玉般明净疏朗 , 充分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