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雨花台的诗词( 七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 , 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 , 留醉与山翁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 ,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  潦倒新停浊酒杯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 , 浪花淘尽英雄 。
是非成败转头空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白发渔樵江渚上 , 惯看秋月春风 。

【歌颂雨花台的诗词】

一壶浊酒喜相逢 。
古今多少事 , 都付笑谈中 。
送储邕之武昌李白黄鹤西楼月 , 长江万里情 。
春风三十度 , 空忆武昌城 。
送尔难为别 , 衔杯惜未倾 。
湖连张乐地 , 山逐泛舟行 。
诺为楚人重 , 诗传谢脁清 。
沧浪吾有曲 , 寄入棹歌声 。
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 , 君住长江尾 。
日日思君不见君 , 共饮长江水 。
此水几时收 , 此恨保时已 。
只愿君心似我心 , 定不负相思意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星垂平野阔 , 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唐 杜甫长波逐若泻 , 连山凿如劈 唐 白居易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唐 李白
写山水的古诗(1)“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
”既写眼前之景 , 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 , 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 , 却也不肯停留 , 慢慢地越飘越远 , 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 。
“尽”、“闲”两个字 , 把读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 。
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 。
无论是“静”与“动” , 都烘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 , 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静观之久 , 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 , 也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
(2)“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 。
鸟儿飞走了 , 云飘远了 。
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 , 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 。
此刻诗人十分动情 , 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 , 真是难得一知己!“相看两不厌” , 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感情 。
“相”“两”二字同义重复 , 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 , 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 。
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 , 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