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格律与写作视频( 三 )


按照《联律通则》的相关表述,我们采用从语法学角度讲“基本规则”,然后辅以修辞学的对偶辞格,以求深入和完善,最后融会古人字类虚实相对和今人词性相对与句法成份相对,形成灵活而宽容的对仗理论体系 。
对仗的基本规则《联律通则》六条基本规则中,关于对仗方面的规定便点了四条,分别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因为“字句”和“节律”都可以附属于词语和句子的结构中,所以从语法学角度来说,对仗的基本规则主要表现在词性和词语句式结构的相对上 。
先说词性的相对 。
当代语法学大 师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九类 。
他在《诗词格律十讲》中说:““对仗要求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 。
从现代汉语语法来说,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现代汉语所说的对仗,便是照上列十一种词性相同的字词来相对,就是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等 。
作为初学对联的学生而言,按照所学的现代汉语知识来进行对仗练习,很易于把握和提高 。
下面我们就结合对句实例,针对现代汉语中十一类词的对仗及其要点,进行逐一分析 。
一、名词: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在汉语中数量最多 。
名词又分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和书籍名称等;具体名词,即山、水、松、柏等;抽象名词,即性、情、忠、义等 。
这三种名词要尽量做到各自相对,以显出对仗的工整 。
如劝学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书山”对“学海”、“径”对“舟”都是名词相对 。
二、动词:是表示变化或动作的词,有走、跑、做、作、说、吃、看、闻、视、听、浮、沉、争、打、呼、问……,如南昌滕王阁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
“想见”对“送来”是连动词相对,前者作状语 。
三、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词,有好、坏、软、硬、难、易、凉、热、大、小、长、短……,如汉阳鹦鹉洲联:芳草萋萋,孤冢西望已陈迹;洪涛滚滚,大江东去有新声 。
“萋萋”对以“滚滚”是叠字形容词,“陈”...
6、现当代诗歌是“五四”运动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也...当代诗词流派并未引起社会重视,但其存在 。
当代诗词以“体”论,少以派论,现代更倾向个体性 。
当代旧体诗歌能开创独特诗风人物:90年代聂绀弩【绀弩体】《聂绀弩诗全集》、熊鉴《熊鉴诗集》,他们开始以口语今词与文言结合,诗作新奇而不失韵味、幽默而满含辛酸,具现代性 。
21世纪代网络诗:曾少立【李子体】《李子词》,现代文学语言与旧体诗词格律结合,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人化风格;观云【围脖体】,当代首家诗词微专栏《围脖风月》,其体比格律略宽,较打油更雅,用韵宽,吸收了“段子体”、“语录体”、“网络语言”等当代文风,尽量行文流畅,文字直白,幽默时尚,以更有效地吸引当今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群,具现当代性 。
《诗圣格律诗词创作系统》2005 《格律诗词写手1.20》哪款更好用?第一节 对仗的研究诗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
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词的来历 。
那么,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 。
它的一般规则有两点:(一)、词性及语法结构相对 。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对介词结构,词组对词组等等 。
(二)、含意相对 。
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之类,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
古人按事物的性质,把对偶范围分为若干小类:(一)天文类(如日月风云等);(二)地理类(如山水江河等);(三)宫室类(如楼台门户等);(四)时令类(如四季朝夕等);(五)器物类(如刀剑杯盘等);(六)衣饰类(如衣冠巾带等);(七)饮食类(如菜酒茶饭等);(八)文具类(如笔墨纸砚等);(九)鸟兽虫鱼类;(十)花草树木类;(十一)文史典故类;(十二)形体、人伦类;(十三)颜色数目类;(十四)方位干支类 。